台北老店驥園川菜餐廳!砂鍋土雞湯台北傳香超過50年
骥园餐厅1楼,以48个砂锅同时大火熬煮鸡汤。摄影|jenyi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的老店骥园川菜餐厅,以招牌砂锅土鸡汤知名,只要想喝鸡汤,没有人不知道骥园就是鸡汤的品质保证,除了鸡汤,还有各式川菜料理也备受好评,不但自2019年起连续4年入选米其林,并于2021年与2022年各获得500盘2盘肯定。得盘数太少吗?因为它对大家来说是一种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像厨房一样的存在,如陶晶莹虽然2022年评选时没有给他一盘,但她特别提到骥园鸡汤永远是唤醒她婚礼记忆的那个滋味。无论骥园得盘数多寡都不影响台北人对它的爱。
砂锅鸡汤美味的秘诀
骥园原名为「季园」,大约在2000年才改名为现在大家熟悉的名称。经营者蔡水浅也不是季园的创办人,他原本是在云林卖鱼货、北上打拼,意外接手这家餐厅,重新和厨师们研究、改良鸡汤的料理方式,最后选用来自台湾东部、2.5至3斤的芦花鸡种老母鸡、搭配陈年金华火腿、干贝等鲜美的材料入锅,不断维持大火熬煮、释出精华,骥园砂锅土鸡汤美味的关键在于「费工」,30只老母鸡、持续熬煮8小时候,再加入火腿、干贝熬煮3-4小时,煮出招牌的白浊浓厚滋味,不但汤头绝佳,软嫩不柴的鸡肉口感,更是骥园鸡汤傲人之处。
500盘2022评审陶晶莹10盘的名单里没有骥园,但对她来说,骥园鸡汤的那一口滋味是难以忘记的回忆「我和李仁结婚宴客时,其中有道骥园的鸡汤,浓郁的金黄乳白汤头,至今我们仍不时上门回味。」美食让身体有了记忆,记录了她与老公的美好时光,喝下一口浓郁鸡汤,仿佛回到往昔,提醒彼此最初的起点,陶子说:「人生中,一定会有一道菜,唤醒过去的记忆,只要味道能延续,记忆就会一直在。」
位于敦化南路一段骥园川菜馆。摄影|jenyi
骥园砂锅土鸡汤,以全鸡大火长时间熬煮成就一锅无可取代的好汤。摄影|jenyi
品尝小份量鸡汤到鸡窝
一锅可供8-10人食用的骥园鸡汤,再加上份量十足的川菜,非得要找亲朋好友凑满一桌才能成行,为了让更多人能品尝到砂锅土鸡汤的美味,蔡水浅让儿子另开副品牌「鸡窝」,由骥园供应汤底、以鸡腿取代全鸡、提供小份量、价格更实惠的汤品选择。不太一样的是,因为鸡腿油脂较少,汤的黏稠度不如整只鸡熬煮,但招牌的白浊砂锅鸡汤鲜美是不变的。
小份量鸡汤可以选择系出同源的鸡窝。图|鸡窝脸书粉丝页
2021-2022骥园川菜餐厅 500盘入榜料理
①砂锅土鸡汤(2021-1盘、2022-1盘)
②干扁四季豆搭配薄片葱油饼(2021-1盘)
③葱饼夹京酱肉丝(2022-1盘)
500盘2021,陈镇川与周兴哲各给一盘。图|500辑采访团队
500盘2022,林一峰与蔡明亮各给了一盘。图|500辑采访团队
500盘评审们给盘理由
①砂锅土鸡汤
得盘数|2021-1盘、2022-1盘
谁选这道菜|周兴哲、蔡明亮
私下煮一手好菜的艺人周兴哲,曾经想在家里复刻砂锅鸡汤却屡屡失败「我是用水去熬,后来朋友跟我讲,餐厅是用熬了一整天的白汤去熬煮鸡汤的」,如此费工、费时的用心,让爱喝汤的他更是直赞「鸡汤最好喝的就是骥园的!」2021年给了砂锅鸡汤1盘肯定。
导演蔡明亮2022年给了砂锅鸡汤一盘的理由是「只要一吃,就知道土鸡肉是否新鲜,这里的土鸡弹性很足够,再搭配鸡汤的鲜美,很容易可以一碗接一碗,一直喝下去。」
骥园砂锅土鸡汤小碗。摄影|jenyi
②干扁四季豆搭配薄片葱油饼
得盘数|2021-1盘
谁选这道菜|陈镇川
源活国际娱乐创办人陈镇川,喜欢骥园这道菜的理由是「历久不衰的好滋味,四季豆的处理调味和焦度超级精准,搭配薄片葱油饼的吃法虽然没有任何创新,但味道的细节却也无法取代。」
③葱饼夹京酱肉丝
得盘数|2022-1盘
谁选这道菜|林一峰
2022年担任500盘评审的威士忌达人林一峰在受访时忧虑说,部分来自于生命经验中熟悉的老字号餐厅,似乎逐渐被淡忘:「有些老餐厅会让我担心。比如说我一直很喜欢的骥园,它的鸡汤很有名,除了鸡汤之外,其他的菜也好得不得了。骥园在我心目中,应该是那种不事先订位,一定没位子的餐厅,尤其它的餐饮品质一直维持得很好,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我人生里面一些重要的时刻,都是在骥园度过的。」林一峰表示:「可是我前一阵子跟老婆心血来潮上骥园吃饭,发现没什么客人,并且在里面用餐的客层,看起来年龄层是偏高的。」
而他给了骥园「葱饼夹京酱肉丝」一盘,反而不是砂锅土鸡汤是因为「我个人对它的葱饼情有独钟。厚葱饼香气逼人,而点了薄葱饼加上京酱肉丝,那真是人间美味。将满满酱色的肉丝和葱丝包裹在葱饼当中,入口那微带辛香的气味和咸甜的滋味,每每都是要抢着谁的动作快,谁就能多吃一卷的美味。」
骥园鸡汁葱饼配京酱肉丝。摄影|jenyi
骥园厚葱饼。摄影|je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