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看大陆》羽你相遇(中)

图为1993年第一届东亚运动会男子羽毛球赛,中华台北队获得银牌。(本报系资料照片)

回顾我的少年羽球人生也不是顺遂,总有几次低潮期,从高一开始每年都参加的全国羽球排名赛,也是败北到高三那年,才如愿晋升甲组──不同流合污,我想是因为教练那殷殷期盼的眼神常让我想起父亲母亲罢,是父亲和母亲教会我什么叫荣耀心罢。

简单介绍一下全国羽球排名赛罢。这竞赛不分年龄,老少闲宜,类别为甲组和乙组,乙组无特别限定,也就是说「非甲即乙」。但要成为甲组并不容易,必须在当届单打比赛取得前三或双打比赛取得前二,才能取得当届中华羽球协会甲组认证资格。而每届参加人数约莫八百人左右罢,全国羽球排名赛可说是台湾羽球选手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这甲组资格除了是升学或球团招募的参考依据,对职业教练,这甲组资格可以让薪资待遇增加四到六成不等;对于执意参加国际赛的选手,甲组资格是国内初选的最低标准门槛。

去往那梦幻之地

因为羽球,我曾去过的国家不知凡几,近则东北亚,远则欧洲,也曾因为拿了国际赛的冠军不小心上了电视节目和新闻采访。归国后的家里日常依旧,三餐还是搭配着国际羽球赛电视转播,但不同的是,这咿咿啊啊的天线里,我熟悉的国语终于偶尔会出现字正腔圆,我熟悉的东方面孔背后偶尔会有一面梅花旗帜飘扬。开始有了知识之后,才明白小时候为什么电视里的转播赛总是卷舌音主宰,中国,世界羽毛球的强国之一,但我却从未去过中国,这样的咫尺天涯,让我对中国的羽毛球市场更是充满天马行空的绮丽幻想。

终于,这终于在2010年,因球队的签约厂商转型以中台两地羽球选手结合为蓝图,这公司的新方针除了栽培选手外,也要积极扩大品牌声望,在为了兼顾选手与品牌共同成长的理想下,公司开始安排青少年选手至对岸进行球技移地训练交流计划。我在五十多名卧虎藏龙的选手里雀屏中选,拿到这次中国移地训练的资格。

打着「两岸交流,移地训练」的名义,我即将踏上中国去听听真人版的卷舌音和我在场上狂妄喧嚣着对羽球的热血沸腾。待上机前的每天每夜,我脑补的不是战略或是技术,而是在海峡的那头,那选手的样貌,那训练环境和那教练方式究竟会是怎么样的光景,每每想到这,不禁就起了鸡皮疙瘩,我终于,要拎起我的羽毛球拍行李一窥强盛的羽毛球帝国了呢。想到这,莫名的悸动感悚然,我既雀跃又害怕,说来逗趣,明明国际羽毛球交流活动对我来说稀松平常,但这回如此狂喜还真是头一遭。

我即将踏上这偌大的土地,圆我从小梦想,去往那梦幻之地──中国。

中国式的训练

出发当日,拿着刚从机场换汇窗口换好的人民币和大包小包的行李,和着喧闹的声音,团队浩浩荡荡地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熙熙攘攘的是各式广播与同行旅人一口道地的卷舌音,初次登陆时还是难免不习惯,但尔后而生的是切身的亲切感。出关后,专车马上将我们载往杭州的某家酒店,一抵达酒店后,我们匆匆换上厂商品牌的球衣,火急前往浙江省羽毛球省队会场。

浙江省队训练场坐落于一座大花园里,缘着入口处偌大花园造景的一旁车道驶入,大伙儿兴奋地摇下车窗探出头,路上迎来的是一个个各种体态的运动员,每个都配戴着五花八门的装备,有的在进行训练,有的漫步在大道放松身心,怡然自乐。阡陌交通,忽逢这肃然起敬的雄伟建筑,这规模,绝对不输十几年前的桃园巨蛋羽球馆场,甚至更宏大。

一方球场沙场

领队推开这大门后,目瞪口呆地步入这庞然大物,宽敞大方的长廊,沿途灯柱壁上挂满中国全运会海报,步行大概数百步后这才终于豁然开朗。球场这时灯光未明,有人过来安置我们后,一个弹指声响,球场灯光全开,我们初见这十六面场地的巨大羽球场,羽球场四方墙上飘扬着斗大的精神标语旗帜──「精神长红战赛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管理、克娇气、破难点、誓夺冠」、「为奥运增辉、为人生添彩」、「刻苦不懈、剑指全运」──一方球场如沙场,视死如归的强烈氛围,这亘古的明训如尽忠报国深入肤理般刻画于心,鞭策场上的运动员要无时无刻地为荣誉奋斗。

但最让我怦然心动的是浙江省队队员风云名人榜,这报上一字排开各个功业彪炳、战绩辉煌显赫的名字,心想这里有多少个人名是羽球界顶尖有名的世界级选手,昔日电视转播上出现的各个我诚然向往的伟大球员,霎时,赫然惊觉我踏上的不仅仅是浙江省羽球队交流,更胜一趟朝圣之旅,看着早就在球场四周暖身的浙江队员,心中这星火燎原瞬间成了大火,熊熊燃烧着我对羽毛球的所有热爱。

球场里有男有女,但更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是有老有少。在过去经验中这相当少见,因为在台湾多半以学校作为训练单位,切磋对象通常是年纪相仿的同侪,职业球团中才会有混龄训练的机会,换言之,在台湾如果想进行混龄训练模式,球团需与学校建教合作,让学生选在课外时间至职业球团训练。

混龄训练的最大效果就是「上进」。正所谓学而不「行」则殆,「行」而不学则罔,这年资较浅的选手会明白所谓「老人的优势」,经验、技术、临场应变能力、肌耐力或是心性成熟度在球场上的重要性;这年资较深的选手会明白所谓「年轻人的方刚」,面对这群还敢放手一搏,精力旺盛,灵活身躯的小伙子们,要怎么驯服这些初生之犊,也是一大考验──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行」之所存也。

场上的低声怒吼

双方教练握手寒暄几句后,两班人马合影,尔后等待这浙江队教头准备令下的训练课表。总教头话不多,坐在茶几前不苟言笑,手握着笔记本,叼着烟,泡着茶,他环视着所有选手们,最后盯着我瞧。练习开始后总教头仍继续叼着烟,泡着茶,摊开着雪白的笔记本看着场上,总教头又和我对上眼。

一时心慌,我急忙地转移视线看向其他浙江省队的选手们,汗流浃背的他们根本无暇光顾注目礼,在场上低声怒吼那拚搏精神令我震慑,从他们眼中,我看见的不只是羽毛球在场的两边飞梭,我还清清楚楚地看见那四方墙上的精神标语,深深烙印在他们眸里,时时刻刻鞭策自己超越自我,想在这无涯人海里挥出一道无垠的光芒,哪来的时间和教头对眼,哪来的时间偷窥教头的一举一动。而这七月溽暑酷热难耐,朝八晚六的完全不得马虎的训练行程,喉咙就像直通皮肤,灌入体内的水分立马又窜出,从头到脚无一处没被汗水浸湿,对教头的查勤完全是奢侈的怠惰,完全是浪费心力之举。

(待续)(然得/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