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制造业 数位转型新挑战
图/Pixabay、工研院提供
智慧工厂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显学,随着劳动力减少、工资上涨、产品交期短、市场需求变动大,制造业正面临新一波转型挑战,如何在控制生产成本时也提高生产力与品质,是制造业数位转型的主要目的。面对全球智慧制造发展浪潮,台湾如何透过数位转型解决经营困境、提升自身竞争力,是未来十年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2000年以来,全球历经2001年网路泡沫化、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与2009年欧债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萧条,台湾经济竞争力逐渐走下坡,可喜的是这15年来,我国经济成长率虽为星、港、韩之末,但2014年台湾已重回星、港、韩之首。受惠于美中贸易战延烧至今,全球经贸成长趋缓,亚洲12个主要经济体出口动能均下滑之际,台湾虽衰退却表现居中,实质出口成长率是少数向上的国家之一。
因此,强化我国的生产力成为巩固经济成长的根本之一,而一国的生产成长率与数位化程度之间正相关,台湾经济的数位化发展程度不一,产业落差大,整体而言,台湾仍落后其他先进经济体,生产力有极大成长空间。台湾近几年不论是大企业或中小企业,皆逐渐触及产业数位化的议题,为建立稳健的企业发展,企业也纷纷评估数位转型的可能性。
数位发展不一 产业落差大
台湾内需市场小,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台湾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在全球生产代工体系占有重要地位,进而带动出口及经济成长。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欧美国家纷纷思考以往重金融、轻工业的失衡发展,体认到制造业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相继提出「再工业化」等相关政策。中国则积极发展本土化供应链,企图保有世界工厂的地位,新兴经济体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低廉的劳动力,希望能瓜分原有中国在全球的制造占比。
此外,中美贸易的冲击,带动近年来全球制造版图悄悄移动,原先在中国投资的台商,重新思考回台投资,而一直以来扎根于台湾的中小企业,希冀借由数位转型的手段,让自身的生产优化、良率提升、品质稳定。
然而,台湾企业有九成以上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现况分别是:生产成长率下滑、利润空间逐渐缩小、数位转型缺乏诱因。
台湾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则包含组织僵化难以推动数位变革,如同任何组织变革,员工抗拒改变永远都是重要议题。数位变革下,组织势必须依据新的流程,进行新的设计与调整,对既有组织及员工职能都将造成冲击,即便企业未遭到员工具体抗拒,但员工接受变革的热情相对低迷,其次则是设备老旧与自动化数位转型概念不足,间接影响产业未能收集数据并积极利用。
员工拒改变 成转型绊脚石
第一、特殊产业的技术和设备尚待成熟。以石化产业为例,设备可靠度、稳定度最优先,厂区对于设备认证极为重视,特别是防爆安全认证,一旦感测器、设备未经认证通过,皆无法在厂区采用,抑或是钢铁业生产制造所需的电炉(电弧炉炼钢)严重影响无线感测,一般半导体产业的解决方案都无法在钢铁业厂区正常运作。因此,即便企业想导入却苦无设备及解决方案,故企业亦期盼智慧制造的技术与设备皆能达到相对应的整备度。
第二、空间有限、厂内生产流程更改不易。受限于空间限制或是生产线的既有配置,通常导入智慧化或是自动化,都需要再重新更改厂房规划,或是有线网路需重新拉线,然而无线网路重新布建所费不赀,在未能立即看到投入效益回收前,通常都会让企业却步。
第三、设备多由国外进口,软体更新费用高昂。即便企业愿意投入数位化转型,每年维护成本仍高,多数设备从国外购置,除了设备费用、维护费用,亦包含每年须向软体公司付费更新,因此导入成本通常比初期评估来得高。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购买技术主要来源为美国及日本,占购买技术金额比重达七成一,近年我国技术销售金额持续增加,显示我国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准亦逐年提升。
第四、国内无相对应产业的解决方案,企业须寻求国外解决方案业者。国内智慧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业者不少,但多数是针对半导体、ICT制造业等,对于石化、钢铁等传统产业,少有专门的服务与整合业者,以致企业客户须寻求国外业者。此外,服务厂商多在中国或是国外,非属本地服务商,客服与维修未必能达到即时服务,也成为我国企业犹豫的考量因素。
第五、传统产业寻求智慧制造人才不易。传统产业多数缺乏自动化部门,为使智慧制造解决方案得到最佳效益,企业常希望能筹组自己的IT团队,但常发现具有传产领域专业知识的IT人员非常缺乏。此外,具有领域知能的AI人才更是台湾所匮乏的,即使企业想要组建相对应的IT团队,也成为非常严峻的挑战。
制造业下世代重要课题
随着工业4.0的蓬勃发展,工厂自动化与智慧化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制造业为突破生产效能、稳定生产品质、快速反应生产需求以迎合客户所需,因此,不仅是国内大企业已着手进行智慧制造数位转型,连中小企业也期待从部分制造流程调整,透过智慧化手段来精进企业生产效率。
然而整体来看,企业高阶管理人员的接受与认同,仍只是数位转型的第一步,唯有决策者认同并认清数位转型的可能做法、效熯与极限,数位转型的推动才能做有效且准确的评估,为企业制造能耐的提升找到适当的切入点。
即便数位转型有许多挑战,台湾不乏大企业已着手进行,或是中小型企业试着透过单一生产站点,来感受或评估智慧制造的效益。但是,台湾当前智慧制造解决方案多在于半导体或是ICT制造业,对于石化、钢铁、机械或是汽车等传统产业着墨不多,以至于企业客户即使有心导入,却都必须寻求国外方案,甚至根本没有相对应产业的解决方案。因此,设备、技术、产品认证、系统整合与售后服务皆有待努力,建构完整生态体系,并得以协助各类企业加速迈向数位转型之路。(本文作者为资策会MIC资深产业分析师李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