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注射胰岛素比「口服药」更伤身? 食药署急辟谣
▲糖尿病患者要需掉期注射胰岛素控糖。(图/测量血糖示意图/达志影像)
糖尿病患需靠胰岛素控制血糖,但近日网路流传,注射胰岛素比口服药物对身体伤害更大,甚至容易造成洗肾或失明,让许多糖友好担心。对此,食药署回应,会出现上述症状,都是因为长期控糖不加,才会导致肾脏及视网膜受到伤害,呼吁民众应遵从医嘱疫疗,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
食药署表示,肾脏功能与视力衰退都是常见血糖控制不佳而造成的并发症,施打胰岛素并不会造成洗肾或失明。常有民众误解以为使用胰岛素后会洗肾,多是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肾功能受损在先,而非注射胰岛素所导致。因此,如出现糖尿病症状,应及早治疗,以避免肾脏与视网膜受到伤害。
不同型的糖尿病因为病情差异,所适合的药品不一定相同,切勿过于害怕药品的风险而不予以治疗,否则可能反而增加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机会。
糖尿病治疗必须落实血糖自我监控,养成健康饮食及运动习惯,维持理想体重,并遵照医嘱用药,规律服药,不任意增减药量,也不可轻信偏方,若有任何用药、病情上的疑问,应询问医疗专业人员。
食药署提醒,糖尿病患者无论是使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协助调节血糖,都必须透过专业医师评估,若需使用胰岛素治疗时,民众不须过度紧张或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