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小英喊改革就害怕
蔡英文总统520的就职演说,谈到了她对宪政机关、司法改革的一些期盼。对照她第1任期内,多设了一些专门清算及打击政敌的政府机关,加深政治对立及制造诸多社会不安的事实,如今她说要在第2任期内继续宪政机关及司法的改革,自然让人忧心惊惧。
解析蔡英文说的宪政机关改革,她说得比较具体的就是监察院将在今年8月挂牌成立「国家人权委员会」。依蔡英文的说法,这个人权委员会的成立将是台湾落实「人权立国」 理念的里程碑,也是监察院转型的起点。
对监察院这个机关,民进党长期来是倾向于废除。可是,打从蔡英文初掌政权,提名那个要「用监察权扫除办绿不办蓝法官」的陈师孟当监委之后,民进党似乎在监察院里头找到了可以让监察院存在的绿色新价值。
不料,民进党对监察院的算盘没打好,陈师孟大动作约询承审马英九案的法官,实践查办「办绿不办蓝法官」的行动,引发司法界大反弹,迫使蔡政府不得不让陈师孟离开监察院。
如今,民进党政府要在监察院内设「国家人权委员会」,是不是意在填补陈师孟的空档,假藉「人权」两字,让监察院成为「专办蓝、不办绿」的专属院,延续陈师孟的理念,很值得怀疑。
至于蔡英文谈到司法改革,宣示「在未来4年内,国民法官制度一定要上路,让人民进入法庭担任国民法官」的部分,国民法官制度究竟是要采「国民参审制」或「国民陪审制」,甚至「参审与陪审并行制」,目前都还处于公婆之说,各方仍有争论及疑虑的状况下,蔡英文这个「未来4年内上路」之说很可能会带来司法灾难。
众所皆知,司法院推动的所谓「参审制」、「陪审制」,绝大多数人民都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只知道这些新制,人民可以参与审判、可以决定被告有罪或无罪,只知道可以判定被告刑期多重等等表面上的问题,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新制可能会让人民为了诉讼支付更大的有形及无形代价,花更多的时间缠讼等弊病。
更何况,台湾的公民素质是否有能力实践国民法官制度,也值得怀疑。光是政治上的蓝绿对立严重,许多人「看颜色论对错」、「视关系亲疏分轻重」的心理及思维,若是轻率地让这样素质的公民介入判定人民的生死,可能会有旧患未除、新病又生的疑虑。(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