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温层太厚危机!聪明人「聚在一起会变笨」 观察力变得模糊不清

▲一群聪明的人,聚在一起就会逐渐变笨?(示意图/Unsplash)

文/马修西德(Matthew Syed)

摘自/时报出版《叛逆者团队

我们可以用视觉上的形式来表达多样性科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假设一中方形代表一个范围,里面都是有用的想法,也就是那些与某个特定问题或是目标有关的见解、观点经验思维模式,我们可以把这个长方形称为「问题宇宙」。

如果遇到的是单纯的问题,那个人可能会拥有这个方形内全部的「资讯」。而多样性是非必要的。但如果遇到一个复杂的问题,就没有任何单一个人拥有问题相关的全部见解和看法。就算是最聪明的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也只会是一个子集的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圆来代表一个聪明人,就叫他大卫吧。他知识渊博,但并不是什么都知道。

但是,我们现在看得出来同质相吸的危险性在哪了。在图二里,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群想法很接近的人凑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每个独立的个人都很聪明,也有令人赞叹的渊博智识,但同时他们也有高度的同质性,他们了解的事物很类似,彼此的观点相当一致。他们可说是「复制人」。

想想看,环绕在你身边的人都跟你有相同的想法,他们会对你的观点做出镜射、会认同你的偏见,这该有多舒服啊!这让我们感觉自己更聪明了,并对自己的世界观做出认证。的确有脑部扫描证据显示,当别人反馈给我们正面的意见,会刺激脑中的愉悦中枢。同质相吸有点类似某种隐藏的引力,牵引着人们,让大家聚合到问题宇宙小角落里。

值得将图二中的画面谨记在心,因为图中呈现了一个在现今世界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团体中的每个人都很聪慧,但是聚在一起的话⋯⋯是的,很笨。

同质相吸是很普遍的现象,我们的社交网络上有许多跟我们有着类似经验、观点和信念的人。即使一个团体在一开始是有多样性的,但是这种多样性还是可能会被所谓的社会潜移默化给排挤掉,这是指大家向着强力的假设趋近的过程,这个现象也叫作「同化」。

作家铉恩.斯诺(Shane Snow)引用了一段由衷之言,说这段话的人是一家大银行的高层主管

她摇着头,告诉我公司雇用这些从优秀大学毕业新人─来自不同的背景、脑海中装满各式各样的点子─然后只能看着他们逐渐被重新塑形,为的是要「符合」组织的文化,这件事有多么痛苦。他们刚来的时候,带着各种独特的见解和意见,她听到这些声音愈变愈弱,除非其中的声音和意见是符合公司所「接受」的思考方式

那时,一小群人挤在问题宇宙的小角落,这是人类心理学可以预料结果。团体渐渐变成像是一群聚在一起的复制人,人们打从内心就有同质化趋向。在这种状况下,中情局人头税政策的审查小组并非特例,而是一种普遍的症状。

的确,看看各国内阁、法律事务所军方的领导团队、高级公务员,甚至是某些科技公司,若说这些团体中有很多的同质性都相当高,并不是在批评任何单一的个人,只是要指出当一群聪明的个人有着重叠的参考框架,他们的共同点有可能就是观察能力会变得模糊不清。

智慧的团体会表现出另一种动力,他们不是由像是复制人的成员所组成,不会如鹦鹉一般复诵着同样的观点;而是由带着「叛逆精神」的人所组成的团队,但他们不是为反对而反对,而是从问题宇宙里不同的区域带来了不同的见解。

这样子的团队会有这样的成员:他们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观点、支持某个原始观点的想法、他们的观点会导向不同方向,还会跟其他观点结合诞生新的观点。这是此种集体智慧的特点:一加一就是这样大于二。

在下列的图示中,每一个人的聪明程度,都没有超过前面图二中的个人,但是他们的集体智慧却是高出许多。他们拥有很高的覆盖率,并且揭开了为什么只要遇到复杂的问题,跟思考方式不一样的人合作,会变得相当重要的原因。

那么,克服艰难挑战的第一步,就不会是去了解问题本身。第一步并不是要深入探讨问题的各个面向,而是要退一步并问道:我们的集体理解是在哪边出现了漏洞?我们是否已经在同质相吸的作用下,被拉到了问题宇宙中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了?

若不先面对这个更深层的问题,组织就要面对另一种风险,就是团体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还是在各方面有一些微小的功能失常。也就是说,大家检视了问题、并且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深到不能再深,但实际上却只是强化原本盲点

在处理那些最艰难的挑战之前,我们需要先处理认知多样性的问题,只有妥善处理这个问题,团队的思考和讨论才不会产生镜射,而是会带来新的领悟

★本文摘自时报出版《叛逆者团队:激发多元观点,挑战困难任务的工作组合》,作者马修.西德(Matthew Syed),《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冠军作者,揭露一流团队的成功秘密。此书上市首周空降《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榜Top 1,唐凤赞同力荐「我在招聘的时候有两个原则,一个是他的经历、看事情的方法必须要跟现有成员不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