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书/「事实查核机构」恐变另一选举乱源?

▲笔者认为不要以为台湾有了事实查核机构就可以解决政治人物信口开河问题。(合成图记者李毓康摄)

蔡政修/静宜大学大众传播学系副教授

网传某台湾媒体「读+」(READr)刻正进行「2020总统候选人之事实查核计划」,宣称将针对2020 总统大选候选人的公开发言查证其内容真假。该机构公布的最新查核状况(截至20191007)显示,蔡英文45则发言中的15则经过查证只有1则错误韩国瑜78则发言中的39则经过查证有9则错误。显然韩国瑜言论出错的比例远比蔡英文高。

本人希望有更多机构投入类似的计划,以减少候选人信口开河,或以不实讯息攻击对手的现象。但这个计划目前看起来非常粗陋,如果不能在调查方法与结果呈现方式上进一步精致化,恐怕会误导大众,成为另一个选举乱源

首先,事实查核应该只限于查核引用的事实错误,不应该用来支持或否定需要经过综合判断的论断。稍具媒体知识的人都知道,媒体的本质是「再现」,再现就不可能是全部的事实,甚至可能是扭曲的事实。即使简单谈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情,如「1989政治风波」如何发生,就已经很困难,涉及综合判断的时候就更加复杂。例如美国总统川普宣称对中国课征高关税有利于美国经济。到底是不是真的,应该由经济学家依照其专业知识,设定各种经济变项条件,收集相关的实务资料加以综合判断。而无法只靠官方资讯、少数权威人士说法、或几篇报章杂志文章就可以宣称其判断为真或虚伪不实。

在本计划中,很多被认为正确的东西其实是主观的评估或看法,如称「台日双方的友好关系也随着经贸跟文化的往来不断的升华当中」,台日关系升华与否属于主观评价,需要经过详细研究才能支持或反对这个判断。但在计划中相关新闻被认为正确,似乎间接支持该候选人的主观看法。这就是不当引伸,反之亦然。

其次是查核的标准何在?媒体事实查核的方式主要看新闻是否为虚构或扭曲不实。方式则是查核相关言论或事件是否有所本,同时以消息发布单位权威性作为重要的判断参考。然而权威也可能犯错,并且经常无法免于偏见。如声望崇隆的《纽约时报》9月5日刊出专栏作家纪思道(Nicholas Donabet Kristof)的一篇文章,指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曾证实国军正针对中国制定「防御和进攻计划」,报复手段包括「空袭中国福建省」。相关报导受到国防部驳斥。这两个单位其实都是权威,如果不是由于一方驳斥另一方,相关报导有很大的机会被认定是正确的。

所以权威只能参考,无法尽信。对于同一件事情,我们也无法穷尽所有的报导或资料去判断真伪。社会科学的研究主要采取「后实证主义」,即对有限的资料进行归纳,以「否证」的方式证明假设为误而非证明为真,其研究结果是一种「可能性」、「暂时性」或「相对性」的结论,目标是朝向真理前进而非做真理的论断。因此,事实查核机构充其量只能指出单纯的事实错误,并在严格的条件限制下认证事实。对于涉及综合判断的言论,不宜根据少数事实来判断其真实性。愈是涉及专业判断愈需要专家学者根据专业知识与大量事实来做评断。

假设台湾有候选人说:我最能维护台湾主权通晓国际政治学者会从主权的构成性要件设立适当的指标,然后搜集相关实务的资讯加以验证。一般人仅是凭印象凭感觉。事实查核也只能看消息发布者的权威,或机械性的搜集与比对资料。事实查核专家不见得知道哪些事实是最相关的,如果他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话。权威者指鹿为马,媒体众口铄金的例子并不罕见。

最后是发言则数如何计算。如果是候选人针对特定议题发言或接受记者访问,发言内容范畴明确,并没有争议。但在某些情境如候选人自我抒发意见的直播,在或大型造势会场演说,发言时间很长,触及问题也多,就可能发生则数如何计算的问题。如果只是少部分不符事实,或是一时口误或用词不当,整个发言就被认证为错误,对候选人并不公平。

总之,不要以为台湾有了事实查核机构就可以解决政治人物信口开河的问题。类似:「人进来、货出去、发大财」或「我最能护台湾主权」这类的空话干话还是会继续充斥在你我身边。事实查核机构应该只限于查核政治人物引用事实的错误,并在严格的条件限制下认证事实。涉及综合判断的问题不应该以事实查核来包装、偷渡特定的判断,也不宜根据少数资讯或消息来源来论断整体言论的真实性。或许可以「是否有权威机构或消息支持」,或是「尚未找到有力的反证」当成暂时性的结论,而非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所有的事实查核机构都应该谨守专业份际,不要把自己当成制造真理的政权,这不仅不道德,也不可能。

热门点阅》

►恶火夺2命 我们能确保「消防战士」安全回来?

►重要公共设施进入高龄化了 政府知道吗?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为读者投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