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Family/天赋二部曲 热情+努力让天赋发光

文/罗梅英2017年12月号《未来Family》,报导了「天赋三部曲」首部曲,聚焦在学生时期,于数理语言、特殊技艺运动等不同面向,他们为何这么早就有了特定方向。本期是天赋二部曲,共访问了7位、年龄分布属于大学毕业后第一个10年期间的年轻人。报导原本锁定追踪这些年轻人,天赋为何可以如此早锁定?然而,访谈结果发现,这些年轻人更想谈的,是他们如何忠于自己的热情和怎么努力达到今日的位置。亚都丽致大饭店巴黎厅1930副主厨傅昭蓉就说:「很高的天分能让你比别人少辛苦一些,但热情和努力才是支撑职业生涯的决胜关键。」「做一个蛋糕很有趣,但日复一日做一样的蛋糕,每个月做上百个蛋糕,你还会充满热情吗?」迈入职场的第一个10年很关键,台湾的年轻世代,有太多觉得自己学非所用、无法在职场上发挥。如果能提早展开探索天赋、寻找热情的历程,或许可以省掉很多冤枉路瀚师科技创办人暨总经理孙忆明在台大「蒙拓学堂」当业师,他请学生排列出自认最强的3个智能,每个智能列出5个以上的相关职业,「不然怎么跟别人竞争?」接着,要学生再列出3件自己很有热情的事,两者的交集极有可能就是生涯的方向。例如:有肢体动觉天赋,又爱打篮球,可以当运动员;若天赋还包括人际,可以考虑运动教练、经纪人或运动行销工作。从生涯选择来看,孙忆明认为热情比天赋更重要。热情是你不眠不休、没有奖赏或钱也愿意做的事;对哪个产业和工作有热情,在未来世界更重要。导演魏德圣为《让天赋自由》一书写序时,分享他的故事。他从小爱讲话、爱编故事,但这个天赋从来没有被看见。直到服兵役时,他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拍电影。而爱讲话、爱讲故事给别人听,就是拍电影需要的基本能力。魏德圣认为,年轻人一定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爱做什么,「上帝让你来到这个世界,就会给你一片田、一把锄头,你要自己找出这把锄头!」但许多初出社会的年轻人对于这把「锄头」可能出现在哪里,却毫无头绪、不知从何找起。孙忆明担任多所大学的业师,令他感到惊讶的是,许多大学生很明显并不了解自己,对于未来发展的方向很模糊,即使是国立大学生也不例外。国、高中时期的职涯探索与理解不够根据yes123求职网2017年调查显示,61%年轻人念大学时选系不选校、有过半后悔读错系,64.5%想重选志愿。以学历科系与工作表现自评「职场竞争力」,总平均61.4分,其中,学以致用者平均打66.8分,学非所用的则平均给自己58.6分。显示如果大学期间选读科系是自己所爱,未来进入职场等于携带了良好的配备。

另一个调查,政大社会学系副教授张峰彬2010年针对1984年出生者进行问卷,认为自己学以致用者55%,有近半、46%持保留态度,扣除掉中立者(无所谓符不符合),有33%认为自己学非所用。何以如此多的年轻人感到迷惘?瀚师科技提供高中升大学的咨询辅导,孙忆明发现,很多学生填志愿时仍搞不清楚自己想念什么科系,所询问的是哪些大学科系的落点在哪,而非考虑兴趣和天赋。这显示了,台湾的学生在国、高中时期对职涯的探索与理解并不够。或许是因为花太多时间应付课业要求、升学考试,在更重要的人生探索方面反而投入太少关注。不要将学科与能力画上等号超越基金会推动「超越达人」计划,前进校园,帮助孩子职业探索,5年来遍及300所国、高中。超越基金会副执行长洪育详表示,国中是人生第一个分流,要选择念高中或高职,是家长最徬徨的时候,但孩子对未来没有太具体的想像;而高中则是学生最徬徨的时候,不清楚自己大学要念什么科系、学什么。「不要把所有能力与学科画上等号,」洪育详说,像他小时候很爱讲话,透过参加语文竞赛,从爱讲话到会讲话、变成竞争的优势,出社会后做过业务、采购及行销企划等工作,非常喜欢上台分享。超越基金会前执行长、立委苏巧慧形容他:「只要上台,人愈多的场子就愈嗨。」新北市五峰国中校长罗珮瑜教育心理与辅导出身,她指出,应该给孩子愈多的试探和体验机会,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即使试探之后证实某种选择不适合自己,也很好,因为那也是一种做决定的过程

从多元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天赋「生涯发展是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过程,」从国中到高中(职)、大学到就业,每个阶段生涯发展的重点不同。罗珮瑜强调,生涯发展教育不是帮孩子做决定,而是培养孩子学会做决定的能力,能够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人如果可以找到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这是很宝贵的生命经验,」罗珮瑜说。「生涯探索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孙忆明指出,国、高中阶段的探索重点在于,找出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无需太在意找工作这件事;到了大学,探索的重点在于产业的特性及工作内容,设法将天赋、兴趣和生涯方向连结,结合未来的发展。关于天赋,在科学以及实务上,已经有明确的新主流论述。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嘉纳(Howard Earl Gardner)提出知名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智能不只有数理与语言,总共有8种,包括: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肢体动觉、音乐、人际、内省、自然等。至于每个人的天赋何在?这种大哉问是要及早开始问自己的。新锐服装设计师吴日云认为,「每个人都要有认识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修正、找到合适的方向,把自己放在对的位置。摸索自身天赋与能力的过程,是不断更精准的定位。从天赋出发,连结生涯方向天赋以及热情的定锚,是每个人的人生议题。《让天赋自由》作者肯.罗宾森提到:「当你发现自己的天命──从事自己热爱又擅长的工作,才可能觉得活出了真实的自我,成为你理想中的自己。」本期的封面故事「天赋二部曲」,《未来Family》共访问了7位、年龄分布属于大学毕业后第一个10年期间的年轻人,他们虽然年轻,但已在特定领域插旗布局。一起来了解:他们从小的探索与养成如何?父母端的做法及态度又是如何?生涯发展教育不是帮孩子做决定,而是培养孩子学会做决定的能力,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从心理测验找出天赋综合来看,国、高中阶段(11~18岁)是生涯发展很重要的探索期。九年一贯课纲将「生涯发展教育」列为重大议题,根据课程规划,学习重点依序为:7年级做自我觉察与探索,8年级展开生涯觉察与试探、9年级则是生涯探索与进路选择。教育部为协助国中阶段孩子了解自己的潜能和兴趣,每位新生入学都有一本生涯辅导纪录手册,提供心理测验,分别为:1.「性向测验」:了解自己的优势能力和学习潜能。测验包括:多因素性向测验、中学多元性向测验、适性化职涯性向测验(台师大心测中心)等版本。2.「兴趣测验」:测量一个人对某种事务或活动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有兴趣的课程或活动,比较能投入并得到满足。测验包括:我喜欢做的事(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国中生涯兴趣量表、情境式职涯兴趣测验(台师大心测中心)等。各校所采用的性向和兴趣测验不一,其中,台师大心测中心的适性化职涯性向测验、情境式职涯兴趣测验为最大宗。

延伸阅读:1. 职业试探及技艺教育 帮孩子找对未来的方向2. 余秋雨新书书摘 单程孤舟3. 别让教养过程中上火的脾气,抹杀孩子内建的「快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