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工具性价值
(图/新华社)
中共百年党庆刚刚过去,在一片颂扬伟大复兴的乐音声中,若说有任何令人百思不解的杂音,或许就是此刻的中共为何「向左转」?特别是为何要美化文革?
关于中共左转的辩证关系,6日本报周天玮专栏〈前进后退 转左靠右〉已有精辟分析,在此不赘。但针对文革的定性,早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文革为「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就已经全盘加以否定。到中共建党80年出版的2001年版党史中,都还维持这样的基调,但此次配合百年建党的2021年新版党史,则不再称文革为内乱或浩劫,而说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过程」。
相隔20年的评价翻转,显然和习近平对文革的认知有关,也是有迹可循的。2013年1月5日他在中共中央党校讲话,提出两个不能否定说,即「不能以后30年否定前30年,也不能以前30年否定后30年」,就表明他对包括十年文革在内前30年的历史,是有他自己的看法,而且肯定多于否定。
习核心肯定或至少不否定文革,还牵涉到对毛泽东的评价问题。2001年版党史直指毛泽东要为这场内乱「负主要的责任」,到了2021年则称毛发动文革,是在「为消除党和政府中的腐败和特权、官僚主义等现象,进行不断探索和不懈斗争。」
十年文革正是习近平青少年成长阶段,当时举国崇拜毛泽东,出现极左理想主义的狂潮,肯定深刻影响了他。但除了青春期的回忆之外,近来中国自由派学界还有另一种探索角度,他们从文革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彻底颠覆,此后反有利于中共统治的观点,来理解当局重新评价文革,其实是一种工具理性,而不仅是感性的精神返祖。
这是因为文革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影响,就是把一切乡绅阶级、宗亲脉络乃至宗教信仰彻底消灭。那些原本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无论哪个皇帝在位,底层社会存在的「超稳定结构」,所谓「天高皇帝远」、「帝力于我何有哉」, 正此之谓。但是文革把这一切给彻底掏空掉,让党的组织可以真正贯彻到最底层,包括家庭乃至个人灵魂深处,此后国家机器才可以由上而下畅行无阻地去灌输和运作。
这样的彻底改造,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所没有过的,尽管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但从事后来看却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必要过程。
就以改革开放为例,以往的说法都说因为文革的惨痛教训,邓小平拨乱反正搞改革开放,才奠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但从工具性角度看文革,以上的理解却是错误的,并不是因为文革失败,才有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相反,如果没有文革这样有效率地「革」了几千年中国社会制度的「命」,为举国体制扫除一切障碍,就不可能有日后改革开放的成功。换言之,文革变成是改革开放的正向因素,而非负面反省后的结果。
某种程度上这当然是唯物论的思维,但以抗疫为例,放眼全球无论采行何种政体,莫不举步维艰、左支右绌,只有大陆因为有「文革」的基础,举国体制一声令下,让14亿人做到贯彻防疫。就此而论,重新评价文革,似乎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