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H满月 居家办公效率差

科技业上班的黄小姐实施居家办公,她坦言还是比较喜欢面对面开会沟通。(黄小姐提供/柯宗纬高雄传真)

「#WFH」堪称疫情期间,社群软体间最夯的hashtag标签,意即(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不少公司行号受到疫情冲击,在中央宣布全国5月11日起二级警戒,就陆续实施「居家办公」,随后再升为三级警戒,迄今已满月,业主员工心声呈现两样情。企业主担心员工打混摸鱼而盯得更紧,员工则说居家办公开会、工作效率变差,还要随时待命,工作与生活界线变得很模糊。

过去不少人认为「在家工作真好」,但在闷了1个月,有上班族直呼,「想回公司上班了」。在科技业工作的黄小姐表示,工作、生活界线变得很模糊,没有很喜欢居家办公,短期还可接受,但长期满辛苦,且视讯开会效率较不佳。

员工叹 公私界线变模糊

担任企画艾咪吐苦水说,在公司是打卡制,也不用出水电费,但居家办公还曾开会到凌晨1点,「主管总经理认为疫情期间大家地方跑、都在家,变成随时要on call(待命)。」

银行工作的陈先生透露,公司采分流上班模式,分为ABC组轮周居家办公,但公司系统建置未完全,加上有些机密文件无法带回家,只能Key in简单资料,并透过电话、视讯拜访客户

陈先生认为,居家办公优点是处理公事安静,不用那么拘束,缺点是公司开会讨论有时会因连线品质不佳,有些关键字没听到,要再多重复几次,工作效率较不佳。

软体工程师吴先生表示,5月17日开始WFH,优点是少了通勤时间,可以睡晚一点,但一开始没有外接荧幕,少了转接头,所以工作效率奇差无比,后来公司快递大家缺少的东西,有转接头可以接荧幕之后好很多,「可惜无法享用公司福利饮料零食晚餐」。

企业主方面,虽然开放居家办公,但该有的效率还是该有,有业主就怕员工摸鱼更加紧盯。不愿具名的产业界主管表示,居家办公是迫不得已,会设定工作目标同仁,不能「太放纵」。

主管称 紧盯成效别放纵

日商琳得科科技公司公关吕筱薇表示,公司超前部署早在去年就曾分流办公,今年5月17日也展开居家办公,高雄50多位员工居家办公,暂定到7月2日,若员工有困难无法在家工作,可向主管反映,但没有接获特殊状况现场产线20多人分流上班「做一休一」,产能未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