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思-海牙的另一个裁定

荷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关于南海仲裁一案,在世界各地闹得沸沸扬扬,不过若说国际情势因此产生任何实质的变化,却仿佛也不然。国际事务欠缺超然有效的法律执行权威,就连国际法院的判决都未必具有约束力,更遑论「仲裁」法院的裁决。

南海案后一周,海牙的国际人民法庭裁定,1965年印尼排华反共屠杀,犯下了包括谋杀、性暴力等在内的9项危害人类罪,造成40万人以上死亡,60万人不人道的监禁。而美国、英国、澳洲串通一气,是这一罪行同谋,但这段历史民主化后的印尼却仍被刻意忽略。

几年前,美籍导演奥本海默(Joshua Oppenheimer)曾以相关题材,拍摄了《杀人一举》(The Act of Killing)以及《沉默一瞬》(The Look of Silence)两部纪录片。与其说是控诉,导演更希望电影像是「一首诗」,为承载着恐惧的沉默民众而写。他们的亲人被杀,凶手却被社会奉为英雄。电影强调打破沉默的必要,为的是彰显真相,让这个国家与其历史和解。

历时一年多的大屠杀起因于一场未遂政变,6名将军被杀,政变被归咎于印尼共产党苏哈托少将发动反共清洗行动,在印尼全国清除、镇压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并把亲共的苏加诺总统赶下台。

随后,苏哈托总统上台颁布总统令,要求印尼华人改掉中文姓名,改取印尼姓名。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再次引发排华暴动,但苏哈托总统不久后也在民主化的浪潮下倒台。

民主化后的印尼在2000年废除针对华人文化活动的禁令,在2003年将农历春节被订为法定假日。并在2006年修改《国籍法》,将印尼公民血缘原则改为出生地原则,废止一切带有种族歧视的法令,华人获得法律上的完全平等地位

但32年来饱受文化断层和政治歧视困扰的印尼华人,如何重拾「隐姓埋名」多年的文化,仍有一段长路要走。例如,笔者大学任教多年,基本上欧美亚非的各种姓名拼音都见过,4年前班上却有一位全名为Madison的女生。我问她这是Last Name(姓)或Fist Name(名),她回答不是姓或名,这就是她的全名。

20年来接触数千位各国学生,都有姓有名,这是唯一只有单一名字为全名的女生。后来私下接触才知,她来自印尼,公开场合不想让外界知道她是华人。

法庭的判决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在国际压力下,印尼政府今年初打破半世纪的禁忌,开始对事件展开调查。也许,愿意填补道德真空勇气,会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伟大。但是,在道歉和赔偿正式到来之前,我仍然要使用Madison这个化名,以保护这位女学生。也希望这种无奈,很快告终。(作者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