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思-台湾也能化身东方布拉格
捷克起源于西元前5世纪,长久的历史造就了捷克现存丰富的历史遗迹及王室城堡,透过完善的旅游景点规划与宣传,以及相对于其他欧陆国家较为便宜的物价,吸引许多观光客前往捷克旅游,捷克饮食上也独树一帜,源自16世纪酿造啤酒的好功夫,皆是让游客慕名至捷克的原因,累积捷克观光业突出表现的条件。世界旅游协会(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于《2018旅游业影响国家报告》显示,2017年捷克旅游业的产值占总体GDP约7.8%,产值约168亿美元。
捷克观光发展优势可简单归类为:地利、物价、文化景观、交通。其中,地利部份,该国于2004年加入欧盟,地处中欧的优势带给捷克成为到访欧洲旅游的各国观光客偏爱选择的中继站国家。该国统计,2017年有超过5,000万的人次停留,外国游客贡献旅游产值中的59.8%,远超过捷克在地人的国民旅游消费。
物价部份,捷克的平均物价低于整体欧盟平均大约35%,相较于其他西欧及北欧国家的高物价水准,许多游客更会考虑捷克便宜实惠的旅行。文化景观更不必多言,丰富的历史古迹及风景,捷克境内拥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景点,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旅游。至于交通,捷克朝向建设稳健成长的交通网,布拉格市瓦茨拉夫‧哈维尔机场是捷克主要国际机场,2016年客运量1,300万人次;捷克国内的铁路是全欧洲最密集之一,每年运输量达1.8亿人次。在多重优势的簇拥下,捷克自此跃身为国际亮眼的中欧观光胜地。
观光相关GDP的贡献计算中,台湾的本地国人贡献和国外观光客贡献几乎是1:1,捷克则是接近1:2,应是捷克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如今政治情势相对其他中欧国家稳定,加上申根条约对捷克观光业具有正面的意义,邻国德国人到访捷克人数就占捷克外来观光人数的大宗。至于台湾,观光相关GDP则有一半是国人自己的贡献,在刺激台湾观光业动能上,我们应考量鼓励更多的国外旅游者进入台湾观光及消费,借此增加台湾观光的可见度和产值。
在实际作法上,建议可以考虑与更多国家地区签订协议缔结姊妹市、积极规划两国共通活动和节目,推销台湾的产品和建立台湾品牌,避免台湾因为政党轮替而对旅游业造成冲击。此外,也能从交通方面改善,捷克对于各旅游景点的交通配套措施较为完善,大幅提升自助旅游的便利程度,台湾在旅游景点的交通配套上较为欠缺,除了大众运输工具的缺乏,还有转换交通工具过于复杂,使得大多数国外旅客仅待在交通较方便的台北,而非台湾独特的自然风景区,无法完全地展现出台湾的美而提升回访次数。政府更应该对于观光区的物价做适当的管制,以保护观光名声,否则就会像垦丁一样,明明有着美丽的沙滩风景,近来却连国人都不愿意到当地旅游。
台湾的人文、自然、食物或服务业品质皆在世界水平之上,有非常好的资源及优势,值得透过妥善的规划,一步步改善不足之处,相信台湾的观光业也能像捷克的观光业,为台湾带来丰富的观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