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思-涨人民电价 国营事业也要长进

公部门及国营事业在调整电价后,应借此机会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图/本报资料照片

电价及燃料价格是影响产业与民生的重要议题,也是台湾能否顺利实现净零转型的关键因素。随着台电宣布自10月16日起调涨产业电价14%,台铁与高铁也随之传出票价调涨的消息,令民众感到忧心。然而,电价上涨是受到国际通膨及原物料价格上涨影响的必然趋势,即使在涨价后,台湾仍是电费较低廉的国家之一。

此外,从支出占比来看,根据台铁公司预算书及高铁年度财务报告,台高双铁目前最大的营运支出为机械车辆的购置及更新,电费总支出仅占营业支出的6.6%及8.7%,若只考量增加的部分,更是仅约1%。这显示电价调涨的影响并不如部分人士所言那般严重。

因此,公部门及国营事业在调整电价后,若将成本直接转嫁给消费者,无疑是不智且怠惰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应借此机会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推动能效改善,这在过去已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

以台铁为例,台铁在10月9日宣布将更新电车线及光纤系统设备,预计每年可节省153万度电力。此外,台铁还计划将屋顶、停车场等场站出租给太阳能光电业者,总设置容量达37.2MW,每年预计可产生5,406万度电力。

尽管目前因电业法规限制,台铁无法将生产的电力自用,也无法成立电力事业,只能将场站出租给相关业者,但根据国际趋势,美国、日本及欧洲各国都在推动电力直接使用以减少耗损。若未来能进行法规修正,让台铁能将太阳能发电自用,将能直接减少5,406万度的电力使用,进而减少2~3亿元的支出,足以抵消电费调整带来的影响。

此外,也可参考港务公司的做法,在作业场域中设置智慧感测设备,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利用高雄港第七货柜中心的经验,在场域中设置储能系统,借由用电低谷时储存剩余电力,用电高峰时则提供电力,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减少用电费用支出,甚至在台电需要时回售电力,增加场站收益。

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建立微电网系统,平时协助台电进行电力调度,在天灾或战争发生时,将预先储存的电力作为区域内的紧急供电来源,强化电力供应的抗风险能力,提高电网的韧性。

面对净零转型所带来的挑战,无论是在国际或国内,过去或未来都有许多明确的改善方案可供借鉴。公部门及国营事业等准公部门机关应抛弃过去的思考模式,从自身做起,成为民间的表率,才能有效推动台湾社会的净零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