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到底有多可怕?
《哈姆雷特》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习惯虽然可以是一个使人失去羞耻的魔鬼,但是它也可以做一个天使。
饮食习惯关系着身体健康;行为习惯影响着人际关系;学习习惯决定着知识层次;思维习惯制约着发展空间……
正如作家奥格·曼狄诺所说:“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向失败敞开的门。”坚持早起很难,坚持熬夜很容易;
每天早上我们起床、洗脸、刷牙,在收拾好自己之后,习惯性地照照镜子,确认自己的形象;我们走过熟悉的街道,在熟悉的地方买自己吃惯了的早餐,然后搭乘地铁或者公交,来到公司。
到达公司后,我们不需要任何思考,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到了下班时间,我们回到家,和家人聊天,吃完饭,辅导孩子写作业,一切打理妥当之后,安静地看会儿手机,慢慢睡去……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多少事情是不需要有一丝一毫的思考,身体就自然而然的去做了?
这也是改掉坏习惯最难的地方,因为你的身体已经适应原有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了。
经典电影《七宗罪》,就讲述了存在于人性中很难克服的“七宗罪”,也就是七种最难克服的坏习惯。
其实,这些“恶性”,并非天然是坏的,而是人类生存的原始本能,它们刻在每一个人的基因里,为的是让人类更好的活下去。
食色性也,但是现在资源变得过度丰富了,填饱肚子变成暴饮暴食、想要休息的本能变成一天到晚瘫在沙发,这些行为就变得有害。
好习惯总是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让我们看到效果,也就是延迟满足,而坏习惯则会立即满足你。
一杯奶茶、一块巧克力,能让人立刻感到开心满足;一段5公里的健身跑却会让人痛苦不已。
也就是说,坏习惯遵从本能,好习惯需要克服本能,所以前者比后者容易得多。
但是,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能学会克服本能,这需要奖励机制发生作用。
刷牙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这个习惯是怎样养成并普及的?世界各地的古人都早早学会了刷牙,但是并没有早晚各一次的习惯。牙膏出现后,厂商投放大量广告去推广刷牙的效果,从报纸到电视,四处都可以看到刷牙后亮晶晶的牙齿,慢慢才让全世界人都养成了早晚刷牙的习惯。
其实,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它们的组成方式都是一样的暗示、惯常行为和奖励等三个部分。
比如工作压力很大、加班很累、中午很热,这些都是我们收到的暗示。当暗示出现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自动地按照过往的习惯做出应对。
于是,就有了“惯常行为”,也就是我们会针对暗示做什么。
压力大的时候,你会喝一杯咖啡、抽一根烟,还是跑一次步,让自己大汗淋漓?
吃饭的时候,你会选择能快速填饱肚子的主食、肉类,还是看上去没什么油水的青菜?
当惯常行为结束后,有一个反馈会传给大脑,让大脑意识到:这个行为可以带来好处,很不错。
举个例子来说,时间很晚了,你感觉有点累,这是暗示。要点一份宵夜,边吃边看剧,享受深夜的满足,这是惯常行为。
日复一日,每次累的时候、饿的时候,大脑都会期待食物带来的满足,用吃好吃的来缓解压力,就变成了习惯。
如果想养成好习惯,就需要在收到暗示的时候,改变惯常行为,重新设定奖励。就像人之所以会自觉地每天刷牙,背后的奖励已经印在你的脑海里:牙齿保持干净整洁,没有异味,可以放肆地笑,和人说话不会尴尬,从而带来更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想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可以为自己设定一种暗示:读更多的书,你可以从容地面对生活,更容易升职加薪,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去更大的世界看看……
有了这些暗示和奖励,你才会做这些短期看不到效果、需要熬才能完成的事。
习惯根植于大脑,一旦掌握方法,就可以选择习惯,改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