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趁机越狱 贪吃恐致病

游客品尝龙虾。(新华社资料照片

由于长江流域降下大暴雨,许多小龙虾养殖水塘水位漫过田埂,大批小龙虾趁机「越狱」。安徽蚌埠市疾控中心提醒,洪涝灾害期间,不要食用野生小龙虾,避免因此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哈夫病)的风险增大。

蚌埠市疾控专家表示,哈夫病是指患者食用水产品24小时内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症,洪涝灾害期间是其高发时段

安徽省卫健委公布的哈夫病流行病学特征显示,2000年后,大陆部分地区巴西相继报导了由于食用水产品导致的哈夫病病例

2016年至2017年,江苏湖北和安徽等地共报告了1千多例哈夫病病例,其中97%以上和小龙虾相关。病例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生在夏季,20岁至49岁人群为高危险群,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

如何预防哈夫病?专家建议,不购买、不食用来历不明或野生的小龙虾;选择新鲜的小龙虾,新鲜的小龙虾鲜亮饱满,肉质紧,而且有一定的弹性和嚼劲,烧熟后身体是弯曲的;烹饪时应烧熟煮透,由于小龙虾在自然环境生长,其体内可能存在细菌寄生虫,且龙虾外壳较硬,所以烹饪时应蒸煮时间长一些,以有效杀灭细菌或寄生虫。

此外,专家建议,进食龙虾量要有限度。一次大量进食小龙虾可能存在诱发哈夫病风险。因为肝脏和虾鳃等组织都位于虾的头部,因此建议不吃虾头,同时抽掉尾部虾线后进食。凡进食水产品后24小时内出现不适,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说明进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