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收容所功成身退 靖庐走入历史

新竹收容所(俗称靖庐)今(24)日正式走入历史。(图/新竹市政府提供)

凯擘振道记者蔡文绮/新竹报导

新竹收容所(俗称:靖庐)1992年成立至今走过26个年头,24日走入历史,新竹市长林智坚海基会董事长张小月监察委员刘德勋内政部政务次长陈宗彦移民署副署长钟景琨与众多贵宾一同参与熄灯仪式。

林智坚表示,新竹神社虽在2001年指定为市定古迹,但过去接连由警备总部警政署、移民署与新竹收容所管理,过去26年因为收容许多中国偷渡客,走过历史长河,「对市民来说,这里的历史空间既神秘又陌生」,市府将与持有土地国产署及竹县府持续沟通合作,希望未来有机会将这些具历史价值的文化资产空间与建筑,重新对市民开放,并以大公园的概念规划,为市民打造结合历史与绿带的休憩空间。

「我在新竹市政府的二楼阳台,可以与新竹神社遥相望」林智坚市长说,日治时期规划的都市计划,州厅与神社在一直线上,中山路就如同日本的表参道,新竹神社内有许多珍贵的大树与古迹,今日新竹收容所的熄灯,就是大公园计划的开始,也代表新竹神社迈向一个新的任务与角色,未来希望成为一个值得市民、观光客参访的景点

海基会董事长张小月表示,新竹收容所过去有它的历史使命,因为收容许多来自中国的偷渡客,在无法顺利遣返情况下,必须留在新竹收容所,也有赖许多NGO团体协助与辅导。如今在两岸时空环境的变迁下,新竹收容所已经没有业务上的需求,阶段性任务到此为止。她说,今天将这个空间熄灯,未来重新规划,一定会成为备受游客喜爱的地方。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靖卢占地大约5公顷,属于公园用地,大部分土地属新竹县政府所有,目前由内政部移民署中区事务大队新竹收容所及内政部移民署中区事务大队新竹市专勤队使用管理。新竹收容所裁撤后,将另于新竹市专勤队队旁设置临时收容中心,安置失联移工等。而新竹收容所管有建物,包含市定古迹新竹神社-绘马殿、神乐殿、斋馆、社务所及社库在内等建物,将点还国有财产署,土地则点还新竹县政府。新竹市专勤队则续留在原地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目前所见的新竹神社为第二代神社遗址,于1940年完工,其中社务所采用经久耐用的桧木,精细的匠工技术,使得建筑本身历经风雨仍得以保存,屋角的「鬼瓦」与「悬鱼雕工优美,显见昔日之华丽讲究。新竹神社的社务所可说是台湾目前所见最大者,可见仪典繁盛,亦可从中见证当时新竹州政治地位的重要,而神社与州厅的配置,位于城市两端遥对,显现日治时期「祭政合一」的观念,也是全台仅有。

另因新竹神社本体损坏严重亟需修复,文化局甫于今年7月完成神社现况损坏调查研究计划,希望借由该调查结果,能顺利启动后续的规划设计及古迹修复工程案。此外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亦极为关心,将邀集市府、国产署及新竹县政府共同研商,寻求解决之道,俾利珍贵文化资产得以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