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顾失智母自己也确诊 前工厂副总「被当小孩哄」超受伤

▲年轻型失智者林一申与他亲手冲泡拿铁合照。(图/记者黄克翔摄)

记者严云岑/专访

「我本来想学习如何照顾失智症母亲,没想到自己也确诊失智症。」周六限定的「Young咖啡坊」4月14日开幕了,店员全由年轻型失智症患者组成,向大众传导失智者也有工作权。负责制作咖啡的62岁林一申是轻度失智症患者,去年2月刚确诊的他,以缓慢语速说出上班首日心得,「以前觉得工作辛苦,现在才发现能有一份工作,是件幸福的事。」

林一申原本在大陆电子零件工厂担任副总,2014年公司倒闭被迫提前退休回台,性格变得越来越情绪化。结发妻陈淑芬表示,她与林一申是小学同学,丈夫从小没什么脾气,「但从2015年开始,他变得十分易怒,而且动不动就会翻桌。」

陈淑芬以为,先生因骤失工作得了忧郁症,数度陪同前往精神科求诊,但医师观察后发现症状「不单纯」,进而转介到台大医院精神科检查,在住院8天做了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路易氏体失智症,而两人也在求医的过程中,意外与失智症协会结缘

▲林一申说,多亏了失智症协会提供「分解版动作」,让记忆力不好的他也能学会泡咖啡。(图/记者黄克翔摄)

林一申感慨,2016年他到台大医院精神科看诊时,刚好在医院公布栏看到台湾失智症协会于YWCA举办讲座,想到父母都有失智症状,自己也暂时找不到工作,不如学习如何与父母相处,「没想到听完没多久,我也被确诊路易氏体失智症。」

路易氏体失智症是仅次于阿兹海默症,第二大退化型失智症,临床症状主要有认知功能减退、出现幻视,很多时候还会合并巴金氏症等动作缓慢、肢体僵硬、手抖等症状。陈淑芬表示,在确诊后,她与先生一度不知所措,还好协会主动告知有年轻型失智组织,重新给了他们生活目标

林一申在2017年12月4日第一次到位于泰顺街的「Young记忆会馆」,参加一系列肌耐力训练、音乐课戏剧表演减缓退化。2017年底,失智症协会决定筹备对外营运的咖啡坊,林一申也参加培训,短期记忆能力尚未退化的他,获选为店内「台柱」,无论是冲泡咖啡、制作饼干或招待客人,他都能按照协会提供的「分解版动作」,顺利完成。

一手推动Young咖啡坊的台湾失智症协会副秘书长李会珍表示,失智症患者因大脑问题,无法操作复杂复杂动作,因此在咖啡教学中,她与台大医院沈明德治疗师合作,将原本一个步骤就可完成的动作,拆解成多个步骤,每张纸只写一项,减轻患者学习压力。

▲林一申还学会怎么做拉花。(图/记者黄克翔摄)

台湾失智症协会秘书长汤丽玉举例补充,泡咖啡的动作不外乎为磨豆、冲泡、打奶泡等,拆解版教学为将磨豆分为「拿出豆子、把豆子放进磨豆机」两个步骤,让患者能够慢慢学。不过,上述教学仅限于轻度患者,汤丽玉表示,如果患者病程退化,只能做机械性动作时,也会安排留在咖啡坊,「像我们有一位病友,只能反复打面团,但只要能工作,他也很快乐。」

林一申确诊失智症时期尚属极轻度,虽然听完提问后会出现几秒「空白」,但他总会努力整理思绪,缓慢地说出整理好的回答,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种「慢」。

▲一手推动Young咖啡坊的失智症协会副秘书长李会珍。(图/记者黄克翔摄)

林一申表示,失智症患者外表常人无异,因此一旦每当他与人聊天语速较慢,或说不出电话号码、突然忘了路要怎么走时,沟通的另一方经常态度骤变,有些人会出现不耐烦反应,甚至对他翻白眼,还曾经有电信公司店员以为他「有问题」,改用哄小孩的方式与他说话,「最后一种让我最受伤」。

在确诊失智症后,林一申总是把「对不起,我忘了。」这6个字挂在嘴边,自从3月咖啡坊进入试营运后,他总算能一改低声道歉的反射反应,自信端出亲手冲泡的咖啡,告诉客人「请喝」、「请用」。他很感谢Young咖啡坊让他重返社会,「以前不懂得珍惜,现在才知道有工作、心里有目标,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

▼Young咖啡坊店员全由年轻型失智症患者组成。(影/记者徐斌慎摄、记者吕晓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