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冒泡泡眼、香肠嘴 30至49岁女性易得慢性荨麻疹
▲台湾皮肤科医学会推出「慢性荨麻疹微电影」,邀请到许维恩、廖语晴演出站台。(图/记者张暐珩摄)
现代人对荨麻疹并不陌生,许多患者也都经历过皮肤奇痒无比,甚至红肿肿大的情况,但社会上还有一群反复发病超过6周、医学上称为「慢性荨麻疹」的病患,以30至49岁的熟女、职业妇女居多,因此皮肤科医学会首度推出全台第一支「慢性荨麻疹微电影」,并请到艺人廖语晴和许维恩演出站台,盼唤起社会重视。
荨麻疹是一种盛行率高达20%的皮肤疾病,平均每5位里面就有1位罹患荨麻疹,台湾皮肤科医学会副理事长黄毓惠指出,除了大众所知道的荨麻疹外,还有一群病患长期反复发作超过6周,医学上称为「慢性荨麻疹」的症状,统计数据显示,全台约有23万人曾罹患慢性荨麻疹,其中女性更高达七成,以30至49岁、需同时兼顾工作与家庭的女性最常见。
▲黄毓惠医师指出,30至49岁的熟女、职业妇女常因压力大出现眼唇红肿肿大情况。(图/记者张暐珩摄)
因为现代女性长期处于高压生活环境中,便成为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加上红肿症状常出现在嘴唇和眼皮,因此许多女性会对外貌产生自卑感,严重影响外出和社交意愿;也因为不定期反复发作,常需要向公司请假,容易遭老板质疑「装病」,演出慢性荨麻疹病患、在真实生活中也是病患的许维恩就说,她在微电影中演出病患不舒服、自卑、工作受挫折的戏份特别有感觉,因为她也会因为乱吃成药、泡澡而导致过敏情况更严重,也影响到演艺工作常需要上妆、穿较清凉衣服的需求。
黄毓惠表示,国内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生物制剂目前获得卫福部核准通过,4周打针1次,1次2剂,需打3个月共6剂的治疗,费用在27000至38000不等,病患需自费,目前正积极争取健保补助中。
不过基隆长庚医院皮肤科医师钟文宏强调,不管是服用类固醇、抗组织胺或接受施打疗程,主要都还是在控制病情,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因此如中断治疗的话,红肿搔痒情况会再度出现,许多病人常常认为吃药、治疗「也不会一次就完全好」,因此放弃治疗或换医生,甚至改用途米酒、姜、吃素等偏方,让病况更加重,因此台湾皮肤科医学会特地引进至「治疗共识」和国际通用「UAS7的荨麻疹检测表」,希望可以改善、完备台湾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环境。
▼民众可使用「UAS7的荨麻疹检测表」检测自己的症状程度。(图/记者张暐珩摄)
民众在使用UAS7的荨麻疹检测表时,可以依照「膨疹数量」和「搔痒程度」算出没有、轻微、中度、严重的四种得分,如果超过16分即为中度患者、28分以上则为严重患者,如果患者在24小时之内超过50个膨疹,皮肤痒到影响睡眠或日常生活,就属于严重荨麻疹。
另外,台大医院皮肤部主治医师朱家瑜也呼吁,冬季来临、气温骤降,许多民众喜欢吃麻辣锅、姜母鸭等食品暖身、进补,但这些都是容易引起荨麻疹的食物,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同时也要维持正常规律的作息,才能有效杜绝过敏的现象。
▼慢性荨麻疹病患可透过以下3步骤控制病情。(图/记者张暐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