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可能发现狂牛症病原体

狂牛症会破坏脑部组织,根本不能治疗。(图/美国联邦疾管局)

科学家已经找到了狂牛症病因,这样就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这种疾病的再次发作

物理学网(phys.org)报导,1980年,在英国首次出现一种牛只神经退化性疾病,发病的牛会失去意识全身抽搐,因此被称为「狂牛症」。科学家发现病牛脑子变成空洞海绵状,因此也称为牛脑海绵状病变(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简称BSE)。

这种疾病在其他的哺乳动物也会出现,也有羊骚痒症、狂鹿病,以及发生在人类身上的库贾氏症(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这种病是一种错误的、会高度感染的变异蛋白,即朊病毒(亦称普立昂蛋白,prion),不过朊病毒因物种而异,没办法有效的做实验

最近法国国家农业科学研究所(INRA)的科学家,向一种经基因处理的变异小鼠(加入牛的基因),注射了引发羊骚痒症的朊病毒( AS pouratypical scrapie),确定变异小鼠出现了狂牛症的现象。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篇文章表示,「这不仅证明了这种疾病,具有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种物种的能力,也就能够广泛实验。」

INRA的研究员奥勒佛‧安德鲁(Olivier Andreoletti)认为,「转基因小鼠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型,可以很好地了解如果将一头母牛,暴露在这些朊病毒下会发生什么事」

INRA指出,建立实验模型,就有机会研究如何对抗它。

1980年出现狂牛症后,欧洲北美和许多其他国家的牛也开始传播,这一过程畜产饲料里混着动物内脏骨粉有关结果造成狂牛症的广泛感染,甚至人类在食用病牛之后,也导致人类感染该疾病。

1990年代开始,欧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种疾病的蔓延,包括禁止动物成分的饲料,对交叉污染进行更严格的监视,终于控制了蔓延。

但是,相关疾病仍在环境中,美国这两年出现「疯鹿症」(chronic wasting disease ),美国田纳西州野生动物资源局,在测试了8700只野生鹿中,已发现有148只呈阳性反应。野生动物资源局提醒猎人们,必须注意行动诡异的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