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ECFA中断真的无所谓?
●雁默/自由撰稿人
无论2020年蔡英文是否连任,两岸都须面对ECFA是续是断的问题。这个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其实从来没有完成正式签署,如同一座只架设好钢梁的桥,只有少数产业能通行。饶是如此,近十年来,台湾方面也因此节省了超过2000亿台币的关税,而根据WTO的规定,这个先期协议的寿命只到2020年。
在连续断交两国后,蔡英文的「国安会」为防选情不稳,以公开专案报告的方式打预防针,指大陆将采取若干手段影响大选,在所谓「窒息性经济施压」的措施里最引人瞩目的是 —— 大陆可能在选前威胁终止ECFA。
这份报告虽然饱含宣传性质,不过,若将其看成蔡英文连任后的两岸情势评估,倒也具有参考价值。自郭台铭弃选后,选情渐趋无聊,真正有意思的看点,是选后两岸关系的可能发展,而ECFA,正是明年的暑期档大戏。
当前的ECFA,只是一个过渡性协议,根据WTO规定,有效期为十年,若在此期间两岸没有完成正式的「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则于2020年九月自动失效。即便两岸都没有对ECFA的延续公开表示意见,其他WTO的会员国也会提出质疑,强迫终止两岸的经贸互惠,以增强自己在中国市场的经贸优势。
也就是说,ECFA没有「断」的问题,只有要不要延续的问题,而自然中断不必协商,延续才需要两岸重启经贸谈判。
在野党质询执政党,ECFA若中断,每年将消失约220亿台币关税减让优惠,怎么办?执政党回答,ECFA不太可能说断就断,「台湾制」不可替代,招牌闪亮,且目前也没收到书面通知,就算终止,影响外贸占比只有约5%,且集中在石化业。
简单说,这回答就是:不至于,就算至于,也还好。
是吗?让我们心平气和地将这图像拼凑得完整点。
2018年台湾出口金额约3359亿美元,ECFA项目(539项)出口约236亿美元,占比约为7%。看数字,确实不够惊悚,但受冲击的是农产品,石化,纺织,金属,机械等传统产业,从技术与规模的视角来看,可不能与台湾高科技业的地位相比,因此更需FTA确保自己的兢争力不受关税干扰。而ECFA是目前台湾最具经济效益的FTA,事实骗不了人。
十年来,台湾内部关于ECFA利弊的讨论,绝大部分是无意义的政治口水,任何FTA,本来先天就存在得失,揪着细节唱衰,何患无辞?因此要检验ECFA对台湾是好是坏,最直观的角度就是,一路嫌弃ECFA的民进党与其附随组织,在完全执政后是否毅然决然单方面毁弃之?答案显而易见,ECFA在蔡英文执政后,健康完整地活到现在,谁也不敢动它。
口嫌体正直,当道后靠着ECFA闷声发大财的,正是一路唱衰的同一批人。
▼台湾优势是透过进口加工或代工出口提高附加价值以创造财富,这使台湾成为典型的贸易国家。(示意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可能受创产业:石化、纺织与机械产业
ECFA在民进党铺天盖地抹黑为「过度依靠大陆」,「政治让利不可靠」的话柄下,台湾石化业龙头台塑集团总裁王文渊说得最好:只要求有同样的竞争条件,ECFA并不会使我们更依赖大陆。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对产业而言,FTA真正的意义是「同样的竞争条件」,非关依赖也非关让利。况且,以产业根留台湾的视角看来,ECFA对产业是吸力,而非推力。只要排除关税障碍,王文渊将产品从台湾麦寮运货到上海,比从宁波运到上海更近。
对石化业而言,品质不是最重要的考量,竞争力重点在于交期与成本,因此关税的高低影响甚巨。
台塑是一个国际集团,若ECFA中断,对石化业确实有伤,但还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因为他们还能在台湾以外的地方找更妥善的栖身之处。换言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而重量级企业家王文渊,可能因此对台湾政治的批评,才是蔡英文难以承受之重。
王文渊的态度为何重要?因为受惠于ECFA的纺织业,也是半石化业。
▲ 台塑集团总裁王文渊出席台北纺织展开幕典礼。(图/记者李毓康摄)
台湾的纺织业是夕阳工业,12年来产值缩水16%,从业人员也只有13.3万。产业结构因外移而形成了中上游极大,下游成衣业极度萎缩的状态。不过,纺织业仍为台湾第四大贸易顺差产业,出口金额约100亿美元,布料为最大宗。
在今年的台北纺织展上,王文渊悲观看待景气,今年不好,明年更糟,这看法还不包含ECFA可能中断的负面影响。以追求高技术门槛的上游纺织发展来看,原料价扬已是危机,若加上关税干扰,就面临不断垫高的成本,外移压力也就更重。
机械,亦是台湾高度依赖出口的产业(六成),以中阶产品为主力。ECFA对此产业的帮助,是在大陆扶植本土业者往高阶移动,因此青睐高阶机械产品进口的环境下,让台湾中阶产品能维持出口优势。同时,这也是一个阻止产业链外移的案例。
从2015年到2018年,机械出口年年成长,但因中美贸易战影响,出口大陆销量衰退,2019年已呈现负成长,显见ECFA对机械产业的重要性。
简言之,全球景气悲观下,ECFA中断对以上传统产业是双重冲击,外移压力增高,而且是全产业链共同要面对的问题,不是数据上显示的那么简单。
石化,纺织,机械产业还能逃出生天,农渔业者却是跑不了的。
重中之重,农渔业的冲击
在539项早收清单里,石化产业利用率超过50%,其他产业多在45%以下,唯有农渔产品利用率高达84%,可见ECFA对台湾的重中之重就是农渔产业。
ECFA农渔产品只有18项,但实际上零关税的却有34项,早收清单里多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花卉,生鲜,非清单内的水果出口量更大,如凤梨,释迦,莲雾。换言之,如果ECFA中断代表两岸转向对抗,则农渔产业受害范围还高于ECFA涵盖面,由于利用率高,遭波及的农渔民数量恐也高过石化业与纺织业。
农渔业没有台塑这种规模的企业,在346家台湾优良农产品认证厂商中,70%来自中南部,95%属于中小企业,产业链员工多属中低收入群,也就是俗称的「三中」产业。正因如此,农渔民的声音足堪代表中下阶层,他们对生计的感受,深深影响执政者的声望,只要农渔民一叫,政客就要说「是」,若以对付在野党的方式向农民喷口水,结果就是「九合一」那般的惨况。
是不是?情况有点类似美国农民与川普的关系。因此ECFA将农产品划为重点,当然有政治考量,两岸执政者也都当然特别优待之。农渔民对ECFA的态度是,有很好,但不能都卖到同一个地方。特别是那些外销至大陆几乎占出口全部的凤梨,释迦,莲雾,农民都希望分散风险。然而,蔡英文并没有本事复制另一个ECFA,协助产品卖到大陆以外的地方,有则皆为一时的订单,谈不上永续。
由于民进党执政基础很大一部分来自「三中」选民的支持,因此ECFA中断足以动摇蔡英文的适任度,情况类似川普。
根据农委会统计,2018年台湾农产品出口至大陆金额为12.7亿美元,成长率23.2%,再创历史新高。此一事实大为执政党所利用,称两岸关系紧张,也不影响产品销至大陆,因为台湾货就是好,大陆不得不买。
关于ECFA对农产品的利多,与协议生效的第一年(2010年)相较,2018年出口至大陆(含香港)成长1.61倍,在早收清单里的项目成长1.99倍,非早收农产品成长1.37倍。数据事实俱在,备受民进党嫌弃的ECFA,其实反映了两岸经贸制度化安排的重要性。
有些人,有些事,存在的时候嫌弃,消失的时候喊痛,ECFA就是这么一种存在。
想不出任何理由,若蔡英文连任,大陆还会主动找台湾谈判续杯,ECFA不断才算奇怪。执政党永远说得动听,这个没了也好,找下一个来补。问题是眼高手低,政治实力不足,经济实力也不够,断开大陆,拿什么与其他国家签FTA?
钥匙在大陆手里,「讨厌共产党」喊再大声,也成不了事。
RCEP即将在明年完成签署,这一区域的会员国占台湾对外贸易六成,届时台湾经贸孤悬于东亚,产业与资金外移便是大势所趋。经济最诚实,搞不好经济,拿什么「价值」哄骗选民都会失效。
台湾奔向「菲律宾化」,愈来愈明显,而菲律宾正在迎头赶上。
中美贸易纷争愈恶化,ECFA对台湾就愈重要,它不是票房保证,但却是基本票房。ECFA中断,「不至于」吗?这份阿Q自信还真不知打哪儿来的。
明年,就见真章。
►检视ECFA十年大限将到期
►禁蒙面无关合理:香港「民无信不立」的现代启示录
●本文为读者投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