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大学「生物学特论」带来焕然一新的生物视野与自学力

图、文/阳明大学提供

利用知识 培育学生思索、提问及探讨的能力「如果我们在山顶摆了100块巨石,有一天这100块巨石会不会自动堆叠成一道拱门?」阳明大学生命科学教授周成功在他一手创设的《生物特论课堂上丢出这道问题,乍听下大家都觉得不可能,但他再引导学生思索「时间」这项变数,「若将时间拉长至数亿千万年,加入地壳变动地震影响呢?」学生们开始萌生「有可能发生」的念头,而这就是「生物演化」的概念。▲阳明大学「生物学特论」带来焕然一新的生物视野自学力。生科系三年级的邱云回想起大一选修《生物学特论》的精彩片段,她说:「周老师上课不是在教知识,他是利用这些知识带领我们思索、提问及探讨,影响我之后在阅读一篇全新领域的paper时,也能透过自我提问和逻辑思维解读内容,不会无从下手。」

特别是,《生物学特论》有别于普通生物学以细胞动物植物、演化等独立章节作为教学内容,改以「演化」脉络贯穿这门课,也为邱云开了一扇窗,「当有了『40亿年的演化过程什么都可能发生』的想法,以后再看到一些具有复杂机制生命体,我相信一定都有脉络可寻,也对死亡这件事感到释怀。」精彩的授课内容 宛若一本引人入胜的畅销书若要问到《生物学特论》与普通生物课的差别,生科系大四生郭陈浩最清楚,大一时他分别在「普生」及「特论」试听一周,「普生的上课方式就是照本宣科,教你生物知识(what),如果今天我有预习这堂课,基本上就不必去现场听课了;但周老师鼓励学生提问及讨论,他负责引导学生思考知识是如何被产制出来的,这是探讨why或how的过程,让我很有参与感,也影响往后我偏爱选修以讨论性质为主的课程。」同样被周成功教授创新授课法深深吸引的,还有医学系大一生周庆沄和林佳翰。「每次上课讨论,老师都会衍生新的内容。例如针对X染色体活化主题所做的反思报告,我选择探讨性染色体致病基因遗传病,如色盲血友病严重程度之影响,老师也深感兴趣而在课堂讨论,同时找了许多更深入的资料做分享并带我们思考这个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周庆沄透露,老师授课内容非常精采,犹如一本引人入胜的畅销书,还会走到学生身旁进行一对一的提问及对谈,让他们好比能与作者直接互动的幸运读者。 ▲阳明大学《新世代跨领域科学人才培育计划主持人高阆仙教授(左)以及阳明大学生命科学系周成功教授(右)。对林佳翰来说,经过《生物学特论》洗礼后,他再也无法满足于只在搜寻引擎上查资料,然后复制、剪贴、交出报告的无趣过程,「只是看资料学知识大家都会,重要的是你要如何把知识运用在尚未被解决的问题上。」现在,林佳翰在阅读报告时会从作者角度了解进行这项研究原因,重视作者尚未解决或探讨的问题,思索自己要如何解决它。

课堂收获 远远超出预期「收获远远超出预期!」这是选修《生物学特论》学生的共通心得;殊不知,这群学生在课堂上所培育的思索、提问、探讨及自学…等能力,将于未来职涯带来更大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