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吃掉2亿台币! 智能防虫监测系统揪出贪吃米虫

米虫。(图/农传媒提供)

文/ 林慧贞 摄影谢佩颖

有在煮饭的人都知道,白米放久了会孵出米虫,对一年收购上百万公吨稻米粮商来说,米虫吃掉的可不只一、两粒米,农委会统计,米虫一年吃掉超过 2亿元稻米产值,今年苗栗农业改良场农业试验所开发出「智能防虫粮仓管理」技术,用LED诱杀器引诱米虫,监测数量,超过设定的危害警戒值,系统就会自动简讯手机,提醒管理者应该适时调整湿度,减少损失和后续化学药剂处理,一套系统只要 7万元,预计月底可技转。

自动预警发简讯

米虫是稻米仓储害虫的统称,一般民众看到的黑色小虫叫米象,另有两种台湾较常见的米虫,麦蛾谷蠹,别看牠们小小一只,吃起来犹如蚕食鲸吞,台湾高温多湿,农委会曾统计,台湾一年稻米仓储150万吨,其中2~5%受到米虫危害,损失金额超过2亿元。

以往没有机器监测,管理者只能爬上谷仓观察米虫有无飞出来,但等到飞出来,已经延宕第一时间防治期,苗改场和农试所开发出一款LED诱杀器,会发出特殊光波吸引米虫,机器放入谷仓顶部后,可设定米虫数量危害基准,超过就会发出警报,每5分钟更新一次,预计可降低50%害虫损害,提升1亿元收益。

▲特殊的LED波长可以诱引米虫,计算数量。(图/农委会农业试验所)

负责研发的农试所应用动物组助理研究员姚美吉说明,系统会先计算出诱杀到的米虫量,与实际米虫危害的关联性,再依每个粮商可以承受的危害程度,判断什么时候要预警。

举例来说,若设定基准为害虫危害量达到仓储量0.5%,换算出来,大概是每5分钟诱杀到500只米虫,或每小时诱杀到5千只米虫,系统就会立即连结WSN无线传输系统,发简讯给管理者,据此调整温湿度,或熏蒸处理减少害虫。

除了米虫大发生时预警,这套系统也可以监测温湿度,从前期就避免米虫产生。姚美吉表示,米虫大约在摄氏18度时活动力明显降低,22度以上活动力增强,而稻米保存在摄氏15度~22度品质最好,因此系统设定的仓储标准温度在18度,低于摄氏15度或高于22度便会发出简讯提醒。

防治米虫可用合法化学药剂熏蒸,或调整温湿度减缓米虫孵化和活动,若在前期就控制好环境,自然能避免用药,增进劳工健康和食安

改善劳动条件,滑手机看谷仓

今年7月农试所、苗改场和寿米屋有限公司合作试验,在4个粮仓安装系统,成效让总经理陈肇浩很满意,「再也不用爬上爬下盯着谷仓看了。」

寿米屋总经理陈肇浩对这套智能防虫粮仓系统很满意。

传统人工监测谷仓是苦差事,因为谷仓高达14.4公尺,得爬4次楼梯才会到,又累又危险,工人常常能拖就拖,不是说忘记了,就是推托明天再爬啦,陈肇浩只好亲自出马,因为「一天没去看,如果有虫,是千万倍出来的。」农忙时期经常睡不到一小时。

现在他只要滑滑手机,就能即时监测谷仓温度、湿度、害虫数量,5分钟更新一次资料,还可以保存数据,呈现每5分钟、日、周、月、季、年温湿度和害虫数量等,判断仓储条件是否要改善。

姚美吉说,找出主要害虫源,清源并建立管理流程后,最终目标就是客制化粮仓防虫手册,依照不同的温湿度、仓储数量设定参数,协助业者减少损失。

用大数据传承农业经验

陈肇浩认为,以往粮商收的米多,大家不会精算米虫危害数量,但其实整体损失很可观,不只数量,连带品质也受到影响,但台湾生产成本高,势必要走精致米路线,品质会受到消费者严格检视,用药安全、避免米虫出现,在外销或建立品牌时相当重要,导入智能科技可提升农业品质。

他秀出电脑和手机的监测系统说,农试所建立害虫监测系统后,自己又砸钱让监测系统连结到自动化设备,不用人工操作就可调整温湿度,未来打算场内18个谷仓都安装害虫监测系统。

姚美吉认为,劳动成本节节上升,加上老一辈渐渐凋零,必须用科技保存老农经验、辅助生产流程,才能让农业传承下去。这套系统预计最快11月底技转,有兴趣的农民或粮商可向农试所洽询。

▲陈肇浩希望用农业数据传承老农经验。

本文由《农传媒》授权转载文章来源:一年吃掉2亿台币,智能防虫监测系统揪出贪吃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