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长了米虫后,还能吃吗?
图、文/退休好幸福
台湾的气候多为温暖、潮湿的类型,导致容易影响到许多日常食材的保存。以每天都会食用到的米来说,相信大家最害怕的,就是米虫的问题了,当保存不佳时,常常在洗米的时候,便会见到米虫的踪影,这时候还能吃吗?有些人怕浪费,认为洗干净就没问题了?这样真的是可行的吗?
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中心主任颜宗海表示,于温暖(温度28度以上)及潮湿(相对湿度85%以上)的环境中,农作物容易有黄曲菌污染,并产生黄曲毒素,影响健康。
黄曲毒素会抑制人体的免疫能力,引发肝炎的产生,并使肝细胞发生突变,诱发癌细胞的生成,进而提高了罹患肝癌的风险。颜宗海医师表示,黄曲毒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家中常见的花生类的食品、五谷杂粮及中药若保存不当,皆会有黄曲菌滋生,并有黄曲毒素污染。
至于,如果发现的米虫,米还能继续吃吗?颜宗海医师说,早在稻谷收成前,米虫便把卵产在农作物上,后来包装贩售后,若遇到潮湿温暖的环境,就很容易孳生。米虫的出现,表示米本身的品质卫生受到污染,已经有发霉的现象,为了避免引起身体的健康,还是不要吃比较保险。
开封后放冰箱保存
许多人会将米保存在家中的阴凉处,比较传统的家庭,甚至还会放在米缸中保存。颜宗海医师建议,由于温暖且潮湿的环境,是微生物滋长的温床,因此不建议将米放置米缸中保存。所以,开封后的米,建议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即可降低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另外,购买米的时候,建议选择小份量、真空包装、信誉良好、且有主管机关认证的产品,当然民众若经济条件许可,有机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更多迷思破解,请上《退休好幸福》 https://retire.hhh.com.tw/article?typ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