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米总看到「小黑虫」 一招教你杜绝米虫

▲避免米的虫虫危机低温冷藏是好方法。(图/食力food NEXT提供)文/曹皕晴

煮饭前将白米取出清洗时,你是否也曾在米粒间看到小黑虫?对于负责煮饭的家中大厨来说,或许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家中的米发现有虫,可能是米在前端制程过程中便遭受虫类入侵,亦可能为购买后的保存方式影响虫的生长,因此透过家中适当的保存做法,能减少虫类繁殖的机会

米中常出现的虫类约有10几种,如麦蛾谷蠹等等,而其中米类中最常见的黑色小虫米象,即为大众普遍称呼的米虫。米象为米类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成虫的米象大小约在2.5~3.5公厘,特征为头前端有如同象鼻子向下伸出的长管,此为米象的口器,而幼虫时期的米象,则为细小白色的虫。

看似无害的米象,主要以米谷为营养来源,当米经过碾制后除去外部的稻壳后,米象便能利用口器将米粒啃食出一个洞,并产卵于洞内再利用分泌物洞口填平,而孵化的幼虫便能利用米作为营养来源,当米遭受米象入侵,白米会遭到蛀食,坏掉的米会产生黑死或破损状。

米象出现在米中主要有3个时间点,收割后进入仓谷贮存时、碾米时以及贩售后的存放。米象喜好高温环境气温越温暖越有利于繁殖,根据农委会对于米象的相关描述资料,当温度分别为25、21及17度C时,米象产卵数分别为268、100及43个,另外当温度在13度时,米象成虫则几乎停止活动,因此温度对于米象的繁殖与活动影响相当大,除了在稻米碾制后于谷仓保存时及超市等贩售处的室内温度很重要外,民众购买回家的白米,保存方式也会直接影响米象的存灭。

部分家庭会使用米桶来保存米,常采用在前一批米尚未用完时便接续倒入新的米,但若是米桶中旧米已受到虫入侵,便可能影响新的一批米受损害。因此用完米桶中的米后需先清洗米桶,去除可能残留的虫卵,再重新添加新米入桶内,此作法固然能预防新米受筒中米虫侵害,然而,将米置入冰箱冷藏才是最正确的保存法。

检查家中的米是否完整密封,并采取放入冰箱低温冷藏的作法,除了维持白米正常保鲜外,低温密封同时不利于米象的生存。而购买米时可挑选真空包装的米,真空的环境较不适合虫类存活,而存放时可以分装成小包装冷藏于冰箱,以避免大包装离开冷藏环境时增加米象繁殖的机会与范围

若开封后的米中已发现米象的踪迹,可以经由洗米冲除米象,而遭米象蛀空的坏米,也会随着洗米过程浮出,由于米饭会经过高温烹煮,仍能安心食用。下次家中的米里出现米虫,来自我诊断一下米的存放方式吧!你应该要知道的食事米的保存相当重要,除了生产端掌控米的安全性外,家中保存时采用低温冷藏的方式,才是抑制米虫生长与繁殖的保存之道。参考资料:▶科技大观园-米放久了为什么会生虫?▶农委会农业试验所▶大纪元时报-长米虫的白米可以吃吗?

本文由食力foodNEXT 【避免米的虫虫危机 低温冷藏是好方法】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