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供应链! 上财研究:中国这些产业「尤其严重」
▲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并反应在大陆的进出口和个别行业表现上。图为江苏连云港港口集装箱码头。(图/CFP)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供应链受到严峻考验,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2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就点出,疫情对中国机电、纺织、服装等产业带来的影响「尤其严重」,不但在短期中加剧了中国经济下滑的压力,也对中长期发展构成挑战。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4月23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报告认为疫情对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构成了重大冲击,并在多个方面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为确保复工复产顺利,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日前亲自赴浙江 视察宁波舟山港。(图/翻摄自新华网)
报告首先点出,2020年第一季,大陆货物进出口总额按人民币、美元计分别年减6.4%、8.4%。其中出口总额按美元计年减13.3%,反映了疫情重挫世界发达经济体消费信心,引发生产活动的「急剧收缩」,严重拖累了中国的商品出口,也缩减了中国对全球产业链的供给。
内容以全球价值链参与(backward participation)的角度分析,指称「出口中包含外部增加值比例越高的行业,受到疫情的影响也将越大。」譬如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电力设备制造(约30%);焦炭和精炼石油产品制造(约35%)。
此外,若某些行业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投入比例较高,则其受外部影响也越大,譬如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电力设备制造(约53%);纺织品制造(约43%);电子设备、化工、基本金属制造(约30%)。
报告认为,为应对疫情造成的国际产业链断供,各国将不得不被动补全国内生产线。此举导致了全球产业链的萎缩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性强化,同时,全球贸易风险的增加,也会进一步削减外商直接投资(FDI),导致全球生产性资本在长期内将出现再分配与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