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居家医疗3年「摘鼻胃管」 中风嬷奶瓶喝水还吵要吃鸡排
▲居家医疗3年「摘鼻胃管」,中风嬷奶瓶喝水还吵要吃鸡排。(影/记者严云岑摄)
记者严云岑/彰化报导
「奶奶,该喝水啰!」74岁的郑奶奶家住彰化县二水乡,4年多前中风右侧偏瘫,需长期卧床,每个月都需由家人开车1小时到彰化就医,经二水卫生所介入居家医疗后,不仅减轻家人负担,还在1年多前顺利拔掉鼻胃管,用奶瓶喝水。儿子陈先生表示,自从医师与护理师到家中看诊后,妈妈变得越来越爱笑,还会要求要吃炸鸡排。
过去民众遇到大小病,都习惯到医院看诊,健保署2016年2月开办居家医疗,鼓励医师走出诊间,到行动不便的病患家中看诊并给药,第一年服务7675人,2017年服务3万2741人,成长4倍之多。截至今年7月31日止,已有4万3654人接受服务,超越去年服务量能,其中又以中区业务组成长26倍最多。
▲二水乡公所居家医疗外出包。(图/记者严云岑摄)
健保署中区业务组今(15)日举办「家是最好的病房-把医疗送到家」分享成果。健保署中区业务组方志琳组长表示,2016年中彰投地区之人口数预估失能人口约12万3000人,推估有居家医疗需求约1万4000人,实施初期因民众不了解,或找不到可提供服务的医师,加上医师参与度不高,只有376人接受服务,照护率2.7%。
方志琳表示,为了扩大服务范围,中区业务组结合台中、彰化、南投卫政、社政及民政机关,并请医院加出院准备服务、邀请医师公会启动走出诊间誓师大会,在广为宣导下,目前中彰投三县市68乡镇,已有548家医疗院所提供这项服务,每一个乡镇都找得到提供到宅医疗的医师。至今年7月共有1万1351个案获得居家医疗的照护,照护率超过80%。
▲员林基督教医院院长李国维简报居家医疗实施概况。(图/记者严云岑摄)
参与在宅医疗的员林基督教医院仅成立3年,于2017年7月31日正式加入居家医疗整合照顾计划,1年累积收案170位,目前再案者有107位,第一阶段无需管灌的个案22位、需管灌者85位,服务范个案以员林市最多。另外该院也提供药师送药到府服务,每个月服务772位病患。
员林基督教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江文崇为在宅医疗服务团队一员,目前员基共有3名专任医师搭配居家护理所护理师,每周提供1次居家服务。江文宏表示,申请在宅医疗患者都已高龄族群居多,但也有年轻患者透过出院准备服务,由个管师嫁接起居家医疗及长照资源桥梁。
▲为了维持老年人肌力,二水乡公所开办「不老健身团」。(图/记者严云岑摄)
50岁的萧女士就是一例,住在田中镇的她,因缺血中风导致脑病变与癫痫,生活无法自理,平日仅由打零工的先生照顾,家中经济拮据,还因长期卧床,尾骨与小腿有压疮问题。后经转介医师与护理师定期到家中看诊,协助伤口照料,家人终于不用在医院、住家来回奔波,不仅病情得到妥善控制,长照的居服员到府协助,也让家庭压力得到舒缓。
实施在宅医疗的不只医院,地方卫生所也是推行主力。迈入「超高龄化社会」的彰化县二水乡,早在7年前就自主开办「居家护理所」,趁中午到个案家巡一圈,视患者情况给予必要的照顾。2016年加入健保署「在宅医疗」,让医师与护理师一同访视,光是2017年就提供578次居家医疗、636次居家护理,减少长者就医不便、子女请假、载送问题。
▲郑奶奶经居家医疗与照护3年,终于能拔掉鼻胃管自主进食,她正吹气训练肺活量。(图/记者严云岑摄)
74岁的郑奶奶就是二水卫生所的个案之一,2014年3月中风后若有医疗问题,家属需劳师动众将她载至竹山秀传医院就医,对于工作时间不定的儿子而言,是一大负担。二水乡公所接获家属咨询,先于2014年提供居家服务,由医师、护理师每3周进行一次居家访视,帮忙换鼻胃管、尿管,更给予弹力带训练肌力,经过长照资源整合,郑奶奶终于在去年3月拔掉鼻胃管由口进食。
记者下午跟着二水卫生所居家医疗团队到郑奶奶家探视,她住在三合院侧厅,为了方便居服与医护人员出入,大门并未加装门锁,只用一扇纱门代替。看到护理师到来,郑奶奶表情瞬间亮了起来,在陈鸿基主任听完诊,确认无异常症状后,护理人员便拿了一个奶瓶,让郑奶奶喝水,陈鸿基主任在一旁解释,「这是怕她呛到」。
▲居家护理师在床尾绑弹力带,帮郑奶奶训练肌力。(图/记者严云岑摄)
陈鸿基表示,郑奶奶虽然拔掉鼻胃管,但因中风偏瘫,吞咽功能仍有限,而这类高龄卧床族群最怕因呛到引发肺炎,因此教导家属出门工作前必须准备2个奶瓶,让奶奶及时补充水分。儿子陈先生在旁补充,妈妈虽然可自己吞咽,但还是要靠着家人用汤匙一口一口喂食,虽然什么食物都吃,却心心念念炸鸡排,但为了妈妈健康,至今尚未让她如愿。
健保署李伯璋署长表示,以往行动不便病人外出就医非常困难,病人也可能因就医不便而延误病情。健保署推出医师到家看诊的服务,不仅有需要的病人不必出门就能看病,医师也可利用该署开发的资讯分享平台,完全掌握病患的病情。民众若有居家医疗照护需求,可在健保署网站查询,若需生活照顾各项资源,可连系各县市长期照顾管理中心,协助转介服务。
▼健保署长李伯璋(中)化身里长伯视察中区业务组在宅医疗业务,左为彰化县卫生局长叶彦伯。(图/记者严云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