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土而生的美 不需透过言语说明
文 / 破点 POINT
小野哲平曾说,对于器皿不需要以言语形容说明。因此对于自己的工作,他极力避免将其文字化,在非必要的情况也不以言语的形式「传达」。然而在当代,作为一个器皿作家,他可以说是最持续不断在「传达」的。我认为他以自己直率的语言,一直在向大众提出自己的想法。驱使自身身体所创作出的器皿,是他的分身,也是他所运用的言语。
▲TEPPEI ONO小野哲平作品集 ,由日本知名策展人—祥见知生女士编辑企画。
器皿中,蕴含了真诚而纤细的灵魂如此说来,小野哲平的器皿所传达的,究竟为何?我们可以从这本作品集一窥究竟。比如在开头所刊载的,是他在1980年代于爱知县常滑的工房开始作陶初期所创作的器皿。其中一件,是一个四方形的平板盘,魄力十足的土块。「很锐利、很有张力吧?」他看着常滑时期的作品,低语道。
的确,这件平板盘锐利至极,张力十足。表面的纹路充满力道,像宣泄情感一般激烈奔放。然而不只是强烈激进,从中还感受到了热切而诚恳的情绪。在器皿中,蕴含了真诚而纤细的灵魂。
▲张力十足的平板盘。
从烧陶中,不断探寻人生的意义小野哲平于1982年师事于鲤江良二,独立时正值日本迷醉于泡沫经济之时。对于社会现况持疑,也为了探索生命的意义,到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旅行,并在泰国曼谷席帕空艺术大学、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等制陶并举办展览。
移居至现在筑窑处高知后,他仍然很常把「违和感」一词挂在嘴边。现代文明何去何从,而在这之中人类的幸福真的存在吗?相对地,自己做的器皿又有何意义?如此一般,他不断从烧陶中探寻自己人生的意义。这个平板盘,可以说是这一切的起点的时期诞生的作品。
他不喜欢在自己的器皿上落款留名,是有原因的。他最初去修习的烧陶产地,目睹了那里所制造出来的器皿,不翻过来看落款,不会知道谁做的状况。年轻的他,对于这样的作法感到很强烈的违和感。他认为:「我想做的是,就算不在器皿上标名字,一看就知道是我的作品。」这个想法,终于实现。尤其铁化妆系列,一看就知道是小野哲平的器皿,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持续创作的系列。
▲小野哲平不爱落款留名,作品却拥有极高的辨识度。
制陶,是人与人的交集书中近粉红色胚体,施以长石釉的大皿,是常滑时期以柴烧窑烧成。釉药以大姆指指腹涂抹的圆形图样,柔和又充满空气感,陶器的肃敬与温暖并存。因为在作家自家每天使用盛装料理,胚体呈现美丽光泽,这是一件让我们理解,陶器的价值,正是在被使用时才能展现的作品。有些作家不断挑战各种土质,而他则是相信同一种土质的可能性,持续地使用。
回顾过往的作品,器皿最能够说明作家自己在该时期的目标。制陶不只是与时代的交集,也是人与人的交集,器皿是为了使用而产生的道具,透过与人接触的行为将所蕴涵的内容留存下来。凝视自己的内心深处,将其投射而成器皿并亲手交出,小野哲平的器皿因此登上了使用的人的餐桌,将由土而生的美传达给我们这些使用者。
在「TEPPEI ONO」这部作品集中所刊载的125件作品中,我所感受到的是,透过器皿,在至今的人生中,作家一心一意、无比真挚的身影。「为何而活?」器皿持续地如此提问。我将全心地理解接受此提问,将它视作富有生命的道具,持续使用这些美丽的陶器。
小器生活道具借由介绍日本目前已经成熟的工艺/民艺等生活道具,以合理的价格让客人们得以直接使用商品,了解生活道具的手感与品质,也逐渐开始开发属于台湾的原创商品。Web. thexiaoqi.com FB. 小器生活道具
看更多《破点 POINT》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