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不当超酸痛? 「5个迹象」告诉你肌肉受伤啦
▲持续性的酸痛可能是肌肉拉伤了。(图/达志/示意图,下同)生活中心/综合报导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拥有健美的身材,咬牙锻炼的过程总是少不了。但许多人常以为,运动后出现酸痛是正常现象。美国运动协会专家Jessica Matthews指出,运动后的酸痛代表肌肉越来越强,但有些疼痛即显示运动出问题,造成肌肉使用过度而损伤。肌肉变强与受伤该如何分辨?你该注意以下5点警讯。根据《TRIBUNE》网站所列出的5点警讯如下:
1.肌肉剧烈抖动:有些微微颤抖可能让人忽视,但专家认为,当你的手臂开始剧烈抖动,或因为太疲劳而不听使唤,即为肌肉衰竭的现象。你不仅会被哑铃砸到脚或跌倒,无法再保持正常的练习模式,身体还因此受到伤害,导致肌肉紧张或撕裂。当你遇到以上症状,应以温和的散步取代激烈的运动,直到你的肌肉恢复力量。
2.突然感到尖锐、放射形散发的疼痛:当运动具有挑战性时,感觉肌肉「逐渐」酸痛是正常的。但当经过一定练习或增强训练,迅速出现的疼痛,代表有地方不对劲,建议你应该立即停止,不要逞强做完运动,这可能导致肌肉或关节损伤。
3.慢跑后,你的脚、小腿或膝盖看起来有点肿胀:皮肤发红、肿胀或持续疼痛,例如跑者的膝盖或胫骨,代表你使用过度,应休息几天。专家认为,你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暖身及伸展!但若每次慢跑后都感到疼痛,你可能需要咨询物理治疗师。倘若放任不管,最终可能引发「骨筋膜室综合症」。▼当小腿或膝盖出现长时间肿胀与疼痛,有必要咨询物理治疗师。
4.三天前运动,到现在还在酸痛:几天前在健身房练身体,到现在爬楼梯还觉得疼痛。专家表示,延迟性的肌肉酸痛(DOMS)是组织细小的撕裂引起的,当身体修复撕裂的伤口,代表将肌肉重建得更强壮。但一般延迟性肌肉酸痛应在24~48小时内消除,若迟迟未消失,即代表你运动过度且迅速。应待肌肉愈合、疼痛消失,再前往健身房。
5.举重或推举时,肩膀、膝盖或髋关节在抱怨:当做某个动作会痛时,表示有地方错了!若感觉疼痛尖锐,请找骨科专家检查;若不是太痛,专家建议锻炼前多花时间准备,确保热身与伸展足够、运动时随时补水。你可能需要回归基本运动,尝试更轻的举重器材、减慢动作,还要注意姿势。▼锻炼前需要足够的热身与伸展,以确保肌肉不受伤。★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东森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