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廚房未納管 高雄人食不安
疫情期间外送平台兴起,云端厨房也逐渐增加,但在食品登记中难以辨识,造成稽查盲点,加上藏身民宅中,引发食安、公安疑虑。图/联合报系资料照
疫情及科技改变餐饮业生态,外送平台服务渐成熟,更产生虚拟厨房、云端厨房或幽灵厨房的经营型态,高雄市政府掌握全市73家虚拟餐厅,但可能存在更多黑数。有议员多次疾呼纳入管理,不满刚三读通过的外送平台业者管理自治条例未能纳入;有学者也吁要纳管此类业者。市府回应,自治条例以管理平台业者与维护外送员权益为主,全市云端厨房已查察完毕,开罚2家未合规业者。
外送产业兴起后,没有实体店面及内用空间线上餐饮业应运而生,外县市曾有民众抱怨外送食物酸臭,政府无力管制。市议员李雅静发现,日前高雄爆发苏丹红事件,若毒辣椒粉、咖哩粉、胡椒粉流入云端厨房,无从查起。
李雅静指出,有些民众会煮饭就在自家营业,食品原料或佐料消费者都不清楚,卫生单位无从把关,应在外送自治条例中一并纳入规范,食安标准及稽查机制比照实体店家。
实践大学观光管理学系助理教授庄仓硕表示,云端厨房是疫后衍生餐饮型态,不用店面、人力成本降至最低,光是鼓山及左营地区可能达70家,实际家数超过官方掌握,业者若加入外送平台营业,会被要求提供登记证、食品检验及厨师证照, 若私下以通讯软体或其他形式接单,非属两大平台,几乎无法要求,可能是卫生盲点。
义守大学餐旅与烘焙管理系主任林宥君指出,云端厨房管理问题涉及食材与食安,主管机关可不定期稽查实体店面,但无法得知云端厨房使用的食材有无产销履历或农药残留,无法要求环境卫生,确实应纳管。
高市劳工局认为,云端厨房较涉及卫生法规,各自回归目的事业主管机关规范;卫生局说,全市虚拟餐厅73家,皆已完成查察,71家符合食品良好卫生规范(GHP)准则,2家经限期改正后复查合格,另查有2家未投保产品责任险,依违反食安法开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