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民/人口「死亡交叉」VS. 房市报复性买盘
▲疫后房市,似乎也像国旅一样出现报复性的推案及买盘。(图/记者谢婷婷摄)
根据官方统计,我国今年上半年死亡比出生多出近9千人,出现大家担心的人口「死亡交叉」现象。另一方面我们却又看到疫后房市,似乎也像国旅一样出现报复性的推案及买盘,如此矛盾的市场现象到底该如何解读呢?
近年来台湾少子化及高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学者及政府机关也纷纷发布预测,近年内台湾人口就会步入负成长的困境,让大家都担心未来房市,会不会也像日本一样走入「房价直直落,房子没人要」的失落年代?
人口「死亡交叉」比预期来得早
只是台湾人口负成长、「死亡交叉」现象,比预期的还要来得早。根据内政部最新统计,上半年新生人口7万9千760人,死亡人数却达8万8千555人,死亡数比出生数多出8千795人,上半年已经提早出现人口「死亡交叉」现象,下半年要扳回到正成长的机会也不大,因此2020年可能是我人口成长的分水岭,往后就进入溜滑梯的阶段!
面对着房市最重要支撑,人口数的衰减,以及解封、疫后的房市却是强强滚,如此矛盾的市场现象,确实让人很纳闷,是不是如某建筑大老所说的,「房市对新冠疫情免疫」,甚而对于人口「死亡交叉」也是无感!
▼消基会房屋委员会召集人张欣民。(图/ETtoday新闻云资料照)
报复性买盘引来报复性推案
首先,房市对疫情免疫说,除了我国在疫情管控令人刮目相看之外,市场资金泛滥及超低利率发酵,都是造就近来这波报复性买盘的关键因素,由于买盘强劲,业者也以形似报复性的推案来回应,期待在下半年会有更大的收获。
至于人口衰减的议题,不论是少子化或是高龄化现象,它们不会是一刀切的效应,其冲击比较像是温水煮青蛙,会慢慢的、不知不觉的情境中去影响市场,这是需要时间的,最终房市才会因量变而产生质变。
再者,人口衰减跟房市的关系,会因外部某关键因素的消失或出现而减弱或强化,譬如现在少子化已很严重,但央行却将利率降到历史新低,这就是为什么最近不少业者都感受到报复性的买盘,主要是低利的买盘可能已盖过人口衰减的负面效应。反之,若在少子化环境下碰上了经济大萧条,房市低迷或是泡沫化可能就会更加恶化。
房市泡沫化 不是所有房子都跌
最后,若是有一天台湾真的走上日本房市泡沫化的命运,也不见得所有地方的房屋都没人要,也不是所有的房子都会跌价,像是都会区、机能完整的商圈、交通枢纽等等地方,人口可能不减反增,房屋还是有需求支撑,房价不见得就会跌喔!
相对的,在一些农业县市的偏远村庄,早就已出现人口不断外移的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口消失、无人住的鬼城将会越来越多,这就跟日本一样,一些乡下地方的房子送给人都没人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