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考量多 扶植国产疫苗口惠不实

国光疫苗卡关进不了第二期,疑因政治因素+从冷淡到依赖,陈时中对国产疫苗态度丕。(本报资料照片

3家国产新冠疫苗,原本进度第一的国光,迄今却是唯一未跨进2期,外界猜测与国光董事长詹启贤蓝营背景有关?对此,国光低调表示「确实是有不少投资者这样认为」,不过,政府游戏规则怎么订,业者就只能怎么做;至于能否再获政府协助?实在不敢期望。

中华民国防疫学会理事长王任贤表示,国光生技研发流感疫苗时,发展全世界副作用最小的疫苗,这次是用相同标准在新冠疫苗上,因蛋白抗原反应原本就较差。据他了解,国光为了减少副作用而多次调整,才会导致抗原效果不如理想,进不了第2期。

由于国光第1期卡关,想扳回一城,只能把眼光放到1年后「疫苗流感化」。国光生技发言人潘飞坦言,错过时机就要付出更大代价,除拿不到补助、增加财源负担,也要面对1年后国际市场势必遍地开花,竞争对手更多,且病毒一再变种,只得同步开发次世代疫苗,扩大研发规模,才能确保未来获利。

只不过,外界认为卫福部疫苗政策错误,才导致台湾迄今尚未开打,其主因就是卫福部长陈时中对国产疫苗的态度。尤其陈时中一开始就规画AZ、BNT、莫德纳各买1000万剂,当时国产疫苗仅1、200万剂额度。但之后采购国际疫苗陆续受挫,国产疫苗才获青睐。

特别是在前卫福部长林奏延建言将疫苗视为国安产业,获得副总统赖清德支持,陈时中态度因此大转变,不但表示正与某业者洽谈500万剂实质订单,及另外500万剂开口合约,更要在国卫院内加盖疫苗2厂,还打算等到7月亲自为国产疫苗「试针」,无异是把疫苗当成政治筹码,牺牲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