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邦/保护主义失败实例多 国产疫苗如何一扫阴霾?
国产疫苗是否需进行第三期试验以获得紧急使用授权(EUA),除牵涉到厂商投资决策及消费者主权外,也牵涉到政府的风险管理。因此,值得以经济学原理进行评估。
厂商的投资决策
目前国产疫苗已完成第二期试验(如高端)或接近完成第二期试验(如联亚)。第一期试验的规模小,成本也不高。第二期则是募集3,700名左右的自愿试验者, 给予每人1至2万元的车马费补助。然而,再加上研究费、试验费、及疫苗生产费等其他必要费用,则平均花费在每名受试者的成本为15到20万元之间。
换言之,在未进入第三期试验前,一家厂商大约已花费了8亿元。由于目前三家国产疫苗厂商各获得政府提供的4.3到4.7亿元之间的补助,因此,每家公司自行已投入的资金约3.5亿元。
在进行疫苗试验第三阶段时,估计每名自愿者的测试成本为10,000美元(新台币28万元)。以最近Novavax公司所采取的30,000人样本估计,总成本会达到新台币84亿元。
因此,在第二期解盲成功后,国产疫苗厂商评估是否继续进行第三期试验,会面临如下的成本效益考量:
首先,成功解盲的机率有多高?6月13日报导德国疫苗CureVac公司的新冠疫苗产品,因保护力只有47%,故未达取得EUA的资格。这说明二期试验成功,三期试验仍有可能失败。
其次,解盲成功之后市场有多大?这牵涉到需推估既有疫苗厂商的生产能量,以及自己的每剂生产成本,是否足以和这些既有厂商竞争。
▲德国生技公司CureVac研发COVID-19疫苗称为CVnCoV。(图/路透)
政府的管理风险
政府准备以「免疫桥接」 来取代「第三期试验」,以让国产疫苗公司获得EUA。基于下列理由,造成舆论的喧哗。
首先,免疫桥接是尚未获得EUA的研发厂商提出的诉求。
疫苗专利竞赛是一场国际性的研发竞赛,它会产生「赢家通吃」的结果。因此,竞赛的落后方,希望以免除第三期试验的方式进入市场。显而易见地,极不可能获得已投入大量资金于第三期试验的赢家接受。
其次,「免疫桥接」无法提供疫苗保护力的数据,因而增加政府防疫管理的风险。疫苗保护力的定义是 1-(注射疫苗者染病的机率/未注射疫苗者染病的机率)。
因此,若疫苗保护力为90%及50%,则分别代表未注射疫苗者的染病机率为已注射疫苗者的10倍(1/(1-0.9))及2倍(1/(1-0.5))。然而,免疫桥接并无法获得疫苗保护力的相关数据。
因此,评估国产疫苗的可能保护力可以考量下列两个因素。
首先,国产疫苗的保护力介于疫苗竞赛的赢家(莫德纳、辉瑞等)及落后方(包括Novavax、CureVac以及许多名不经传的参与者)的数据。其次,既然国产疫苗是落后方的成员之一,因此,宜将前项所获数据向下调整。
政府和个人及企业一样,需要进行风险管理。又由于政府政策影响所有企业及个人,因此更宜采取较保守的风险管理方式。以免疫桥接放行国产疫苗,其利益是若国产疫苗保护力高,则在短时间内,可以进行大量注射以提高全体国民的免疫力。然而,若保护力不足,却可能导致政府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与金钱来弥补民众健康的损失。
消费者受到的影响
目前政府对三家国产疫苗公司的补贴约14亿元。然而,不论国产疫苗是否经过第三期试验得到EUA,政府都应将此期的试验成本纳入考量。
经济学里有一个主题叫做「生命价值」的衡量。它取决于人们愿意接受多少金钱来承担增加的死亡风险。疫苗试验给予受试者车马费的补贴就是这种概念的应用。
厂商进行第三期试验,自然会有一些冒着极小死亡风险的受试消费者可以获得补贴。反观厂商若以免疫桥接取得EUA,则是等同拿后续打疫苗的消费者进行试验。
既然是试验,也就应事先告知民众此疫苗保护力不确定,同时也应给予一些补贴。若厂商未花分文即由免疫桥接获得EUA,等于是将有意愿参与第三期试验的消费者,所产生的潜在补贴金额84亿元,以无偿方式移转给厂商。
▲接种疫苗。(图/记者李毓康摄)
延迟可能比抱歉好
疫苗是一种良性产品,因此,适合政府补贴厂商研发及生产。然而,补贴至何种程度并不易拿捏。提供厂商免疫桥接取得EUA,以及随后给予的保价(每剂881元)及保量(1000万剂)购买,不啻给予厂商庞大的补助,但却可能对消费者权益造成莫大损害。
此类以保护主义扶植国内产业最终却告失败的方式,在台湾过去于发展汽车、飞机、造船等行业已屡见不鲜。一个较折衷的办法,是由政府评估以增加预算的方式,协助厂商进行第三期试验,以期厂商未来也能打入国际市场,并以多缴租税的方式来回馈政府的补助。
热门点阅》
► 蔡锡勋/日本疫情持续中!办妥东京奥运成菅义伟「防疫大作战」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