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也会引发肝癌 存越久风险越高
热门话题
肝癌已经连续44年位居国人癌症死因第二名,虽然成因大多来自B肝与C肝患者,但还有一项「未爆弹」就是脂肪肝。医师指出,脂肪肝存在越久,罹癌风险越高,但民众对于脂肪肝的危害却是一知半解,经常对其存有4大迷思:瘦子不会有脂肪肝、多吃保肝产品就不会有脂肪肝、素食者不容易罹患脂肪肝、只要抽血指数正常就不会有脂肪肝。
减重专科暨家医科医师魏士航指出,台湾每3名男性、6名女性就有1人罹患脂肪肝,脂肪肝会造成肝脏发炎、肝指数上升,并引发肝脏纤维化、肝硬化与肝癌,却经常被民众忽视;按照流行病学盛行率推估,未来脂肪肝患者恐怕上看600万人。
魏士航分享,曾有一位30岁的女性业务,BMI值19、看起来瘦瘦的,但超音波检测竟有轻度脂肪肝,原来是这位患者肌肉量不足,且长期偏爱淀粉与高糖水果。碳水化合物与水果中的果糖都是活化肝脏脂质新生的元凶,尤其果糖在代谢当中还会产生尿酸,会加速脂质生成,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就算BMI正常,不恰当的饮食习惯也会成为四肢瘦瘦却肚子大大的「泡芙人」,更导致脂肪肝风险攀升。
另外,不少上班族因为工作压力大、工时长,把保肝产品当救急仙丹,总觉得吃了就会对肝有「保庇」。一名40岁竹科工程师平常有吃保肝产品的习惯,但一天三餐外加点心、宵夜,都少不了高糖和精致淀粉,到诊间检查才发现已经是重度脂肪肝患者,还被诊断为糖尿病。
至于近年吹起的素食风潮,魏士航提醒,茹素者罹患脂肪肝的机率,恐怕比吃荤食还要高!由于素食者大多摄取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与果糖,例如米饭、面食、地瓜、山药及水果,饮食不均衡加上蛋白质摄取不足,反倒会让脂肪肝风险大幅提高,建议素食族可以参考「211餐盘」,降低罹患风险。
许多人以为抽血正常就等于没有脂肪肝,其实抽血检查仅能判断肝脏发炎程度,并非脂肪堆积程度,超音波检测才是较有效的方法。魏士航强调,脂肪肝初期症状不明显,民众常轻忽,一旦恶化为肝癌,发现时大多已是晚期,就算肝不抗议,也会因为代谢变差,增加乳癌、子宫内膜癌、大肠癌与直肠癌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