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港转趋强势 人事法律到选制
3月5日,中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右)列席开幕式。(中新社)
香港反送中运动后,中共召开四中全会,决定「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当世人还未意识到这短短25字的重要性时,北京自此已开始推动治港的缜密布局,从人事先行、法律(《国安法》)制定,再到确保「爱国者治港」的选制,步步落实。
2019年10月底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上述25字,尔后北京的一系列对港手段,都源于此。先是2020年2月,派任副国级的夏宝龙为港澳办主任,让香港事务不再与港府双头马车;并派前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接任香港中联办主任,这是香港回归以来,首次有省委书记卸任后调任中联办。接着,2020年两会决定制订《香港国安法》,火速于6月30日通过实施;接下来以防疫为由,将原订于2020年9月的立法会选举延后1年,大规模逮捕民主派人士,再到这次两会,下决心改变香港选举制度。
本次全国人大决定调整选委会规模及组成,赋予选委会选举产生「较大比例」的立法会议员和直接参与提名「全部」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的新职能。于此,选委会将成为未来香港选举制度的核心,多了主宰谁人能「入闸」参选立法会的大权。
据目前放出的内容,特首选举委员会将由1200人增至1500人,新增一个包括港区政协委员在内的新界别,5个界别各300人,料逾百名政协将可自动成为选委,以确保「爱国者」在选委会占大多数。至于原本117个区议员选委席位,全数遭砍。
立法会方面,将由70席增至90席,新增20席将由选委会产生,取消俗称「超级区议会」的区议会(第二)功能界别。
功能组别议席除了「超区」外,涵盖29个界别。新增立法会议席后,地区直选、功能组别及选委会3组别的议席如何分布则「大有文章」。
90席该如何分配?据香港01透露,届时新增选委会界别议席将高达40席;地区直选议席会由35席下降至20席;功能团体也由35席下降至30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