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专栏:洪奇昌》两岸冲突升温 当把握善意控制风险

英文总统。(刘宗龙摄)

美中战略竞争战线拉长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各国领袖都面临「如何选边站」的抉择,台湾亦难例外。虽然美中战略竞争态势下,台湾一方面得到安全、产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但另方面台海冲突风险也在升高。两岸冲突升温的可能性,有下列几个的短期和中期的风险期值得注意:

在短期风险上,第一个短期风险期是「现在至10月1日中国国庆前」。2019年是中国建国70周年国庆,北京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大型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若香港反送中争议延烧到今年十一中国国庆期间,北京想必难以光彩地庆祝。因此,北京有可能在十一前采取更强硬的措施解决反送中运动,也因为北京一直宣传反送中有美台力量介入,若北京没有能力处理美国,那么台湾是否会是北京连带开刀的对象?

第二个短期风险期是「10月1至明年1月11日台湾大选日」。美中对抗和反送中事件目前看来对民进党争取连任是有拉抬的效果,民进党政府向来反对一国两制,而香港的现况很大程度深化台湾社会对「一国两制」的怀疑甚至是排斥。因此北京可能会以冲击台湾经济与民心作为手段,尝试对台施加影响力以避免民进党继续执政。

第三个短期风险时间期则是明年「1月11至5月20日」也就是大选后至总统就职期间。若民进党连任,对北京的意涵是什么?北京会如何解读民进党的胜选?是否北京对于「寄希望于国民党当局」、「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这3个「寄希望」逐渐丧失信心?民进党连任势必令习近平主席面临一定程度的检讨声浪,习也必须解释并因应民进党的继续执政。

至于中期风险,第一个风险期是「2021年7月 中共建党一百年」。第二个风险期则是「2022年中共20大」。这两个历史时间对北京是有极高历史意义的,中共所主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在这两个时间点上有一定的进展,也是习近平延任国家主席和总书记正当性来源。

虽然台湾问题一直不是北京最优先的政治议程,但若民进党2020胜选以及台湾问题未获解决,是否会削弱习近平延任的正当性,而促使习采取某些更激烈的对台措施?台湾国安团队必须及早进行全面性沙盘推演

数十年来台湾不仅是地理上位于美中竞合前线,在产业与科技领域也是两大国竞合的前线。台湾的处境就像是夹心饼干,但也因为美国的存在,使得北京对台施压时台湾不至于完全陷于劣势;也因为美国的政策制约,两岸之间虽有矛盾,但都审慎地互不碰触底线,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地片面改变台海现状

换言之,美国长期在台海安全稳定以及维持两岸均势扮演着关键的支点角色,所以,虽然有舆论认为民进党操作亲美反中;但身为民进党员以及长期关注两岸关系政治工作者,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民进党不会也没有刻意操作亲美反中的选举战略。事实上不分蓝绿,台湾历届政府都必然是亲美的

然而我也多次强调,亲美不必然是反中、仇中与抗中。民进党的政策是在亲美之外,基于保台护台爱台基本立场与原则,提出稳中的政策,寻求稳定和平的两岸关系发展。只是很遗憾,北京似乎将民进党定性敌人,甚至宣传「民进党刻意操作亲美反中选战策略,导致大陆对台转趋强硬…。」

我呼吁北京的朋友们应该注意到,民进党政府愿意超越基本教义派的制约,依据「既有政治基础」包括中华民国宪政体制来处理两岸关系。这代表民进党承认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定位,是民进党政府重返执政以来持续的承诺与善意。若北京持续代表台湾半数民意政党视为敌人,忽略民进党政府上台以来的各项善意,那么北京所主张的两岸关系发展路线想要台湾多数民意的支持自然困难,两岸社会间的距离也只会越来越远。

如果北京争取「两岸心灵契合」不是空话,就更应重视民进党所代表的台湾民意。如果民共之间因为缺乏互信而无法把握彼此的善意,那么就更应该思考如何搁置所谓的前提、既有矛盾,建立具有互信的沟通管道来控制风险,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为前海基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