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审照案系列十:张登及》永续发展有赖媒体生态多样性

自由宪政秩序宗旨除了在宪政下最大程度保障成员思想与言论自由,也包含理念市场自由开放、维持其生态多样性的目标。图为NCC。(图/本报资料照)

关于中天新闻台卫星广播电视事业照案,在法律与程序面的讨论已经非常多。坚持不予换照者表面上的主要理由是该台「违规」多、新闻处理偏袒特定人或特定意见、新闻编务经营层介入有欠中立等等。这些问题未必全无所本,但环顾台湾恶化中的媒体生态,其他新闻台与电子媒体类似的问题恐怕「不遑多让」,甚至管理层有的竞逐于政党党务,或者政党涉及染指公广集团人事,也几乎是众人皆知。

即便退一万步言,若NCC果有丝毫心念专业坚持,希望导正媒体不正之风,其外科手术专门开刀一家的作法,也只会使台湾媒体生态更加劣化。更不用说执刀之所谓专家鉴定委员有没有充足的专业经验与声望,以及「自主诊断」之事权了。

另一个「上纲上线」的理由是该新闻台资金来源报导内容偏向,恐有损国家利益、妨碍国家安全。其实资金来源的问题若要罗织也不应独厚该台;各台产制产品销售中国大陆而有收益掖注并不少见,其管理层亦非皆未在陆经营事业并享受招商优待。则支持撤照,未直接拿上台面,却更广泛流行的观点,其实与过去多年一些运动曾提出的「退订」一样,是不满于其「内容」有损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但毕竟台湾仍为自由宪政秩序之治当局不便直接以此入罪,但这一点或许才是若隐若现,却真正「诛心」的理由。

曾经被「退订」乃至可能被「撤照」的这些媒体,目前在台湾言论市场与媒体生态圈中,若从「主要监督」与「主要支持」政府的光谱来看,已越趋少数。政界时闻台湾媒体享有「第四权」,理应针砭当局,但近年来却主要致力于监督在野各党。

甚至此次美国大选,众多媒体一改过去对美国自由民主体制之信任,群起质疑美国「在野党舞弊」,与欧洲、日韩甚至东协等民主或友邻国家相较,可谓独树一帜。美国选举揭晓,彼等「以台湾看世界」是否误导了民众认识美国民主传统,时下民意因前述「诛心」的理由,罕人反省。这其实亦是媒体生态表面多元,其实多样性逐渐消失的警讯

自由宪政秩序的宗旨除了在宪政下最大程度保障成员的思想与言论自由,也包含理念市场自由开放、维持其生态多样性的目标。一个政治共同体必然同时存在交叠性与多样性;交叠性确保共同体对政体与程序的基本共识,多样性则有助共同体适应环境时刻发生的变化。只要程序严谨正当,理念多样性如同生物多样性,可以成为改善政体与程序各种「预案」的育成所和基因库

考察政治共同体兴衰,成员社群想像缺乏交叠性固然会变成一盘散沙,但因为内外各种挑战而偏执于一力巩固交叠性,甚至把政体与程序允许的预案都视为外来物种加以抹杀,最后将导致社群不仅缺乏适应变化的选项,甚至发展不出抵抗真正侵害共同体的抗体

二战前德日取缔异见,曾使国家向单一路径暴走狂奔。如今这种专断排外的倾向在「全球化极其不满」的时代,正得到部分美欧国家政治势力的青睐。所幸美国的民主在州、在基层、在左右派媒体、在市民社会仍存有相当丰富的预案,任何抑制预案的极端主张无法走得太远。理念领域的多样性受到媒体多样性的支持,是美国总能危机转机的一个主因

台湾是一个危机社会,永续发展的挑战不只是中共文攻武吓,更在于因为中共压力便宜行事,用压抑多样性维护团结甚至寻租的诱惑。诚然台湾有身分危机与共同体边界不明的问题,脆弱的中华民国自由宪政秩序下,交叠性流失与社会极化的危机恐比美国更严重。但这样的挑战,只能让各种显性隐性的理念基因甚至抗体彼此对话和纠错来改善。

保障媒体多样性,是这种机制重要的平台之一。同时,预案丰富也能使对手和友邻与台湾互动时更慎重,而非抓住「台湾没预案」,强加其独断。因此,各界也应该从媒体生态多样性,正面考虑中天换照案。~系列完(作者为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