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审照案系列八:诸葛俊》NCC放弃了公正的核心价值

台湾行政法学会中华人权协会、中华民国宪法学会、中华传播管理学会9日在台北共同主办「中天换照事件所引发之宪政法治争议」研讨会,由政治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廖元豪(右二)主持,邀请中华人权协会理事长高思博(右一)、前NCC委员翁晓玲(左一)、东吴大学副校长董保城(左二)、政治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刘定基、前NCC委员何吉森专家学者与谈。(黄世麒摄

换照,是每一家电视台的轮回,也是再平常不过的媒体管理程序,为什么这一次中天电视台的换照弄得这么引人注意?几个吊诡的关键点先弄清楚,也许就比较能懂这个问题

第一,如果这个时候是所谓「亲绿」电视台要换照,会不会引起这么大风波?NCC会不会开个听证会,找来那两位学者主持会议?再找那7位专长备受争议的鉴定人共同参与会议?第二,如果中天电视台在市长和总统选举期间并没有大量报导韩国新闻,被划归成「挺韩」媒体,会不会受到现在相同的处境?第三,如果中天电视台的大老板不是蔡衍明,换照会不会只是一个送件、审查的程序问题而已?第四,中天换照是不是新闻自由的问题?

这四个问题,一个是电视产业经营专业问题,一个是政治问题,一个是企业形象问题,一个是民主社会核心价值问题,却要在一次换照程序和一次NCC主导的听证会予以厘清、解决,而且还涉及市场经济问题,NCC想要毕其功于一役的作为会不会弄得复杂了?从10月26日的听证会中看出来,显然都没有触及这几个核心,可以说听证会只是个过场套句电视新闻术语「铺个反应画面」而已,而且这个反应画面影音不合,铺得满糟糕的。

任何有争议的事情,若能够回归原点检视初衷,就容易看清楚问题症结。只可惜,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全部变成模棱两可,原本是个法律、法规的明确问题,却演变成复杂模样,让人看不清楚最初的核心。

新闻自由是民主社会的核心价值,中天即使再「挺韩」,就是表达一种声音,就像是选举期间挺陈其迈、挺蔡英文一样的平常,也是众多声音中的一种,言论市场,各取所需。更何况选举过后,赢了就当选,败选回归平常生活,都各安其位,这个时候借着电视台换照的程序对异见者开刀,不就是秋后算帐吗?是不是应该放眼未来,新闻如何自律?如何真正发挥编审功能?新闻如何专业管理?用过去的经验审查未来的经营,这就是NCC。国家公器形象就是这样被搞烂,何必呢?若非有「政治那只黑手」在操纵,岂会有「讲了100次不会介入中天换照」都没人会相信的天方夜谭。

回归NCC成立之初仿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精神和功能。FCC委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行使同意权同属一个政党不得超过3位委员,如此就是避免不当的政治操纵;而且委员中不得与委员会相关商业机构有任何经济利益,也是避免不当商业利益介入。可见,握有媒体经营生杀大权的通讯委员会其公正的精神重于一切。

公正,就是NCC回到初心的表现。首先检视委员的政治态度,是以政治倾向或专业考量?如果是专业考量,就不会有「2人偏绿,可以配合处理中天」之说;如果是专业考量,当天听证会聘请的鉴定人就不会有「没有电视实务经验」之讥。很明显的,这件事情政治大于专业,NCC放弃了公正的核心价值,忘记了皇后贞操,违背了初心!

而且在历次的裁罚中,NCC对中天电视台的理由居然有「中天新闻大量报导韩国瑜」,更让人不寒而栗,这不就是新闻自由的范畴吗?不只是专业的判断,更是公民言论自由的素养,怎会是裁罚的理由?

言论自由不必陈义过高,就是一种生活态度。虽然中天换照事件并不直接等于干涉新闻自由,但如果容不下政府不喜欢的乌鸦声音,那我们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难道只能有政府喜欢听的喜鹊「美声」?换照是媒体管理程序的技术问题,多元社会中的政府被贴上箝制新闻自由的形象,两者孰轻孰重?恐怕是事件后续发展应当要深层考量的。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前玄奘大学大众传播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