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辅护具 舒适性强、效果佳

图为妈妈手辅护具。图/本报资料照片

曾经掀起创客(Maker)风潮的3D列印,现在也进入医疗领域,成为复健病人的好帮手,小至滑鼠手、妈妈手,大至足踝矫形器义肢,3D列印技术所展现的客制化与贴合度,应用到辅护具上,不仅大幅缩短制作时间量身订做更让病患穿得舒适,复健更有效!

你能想像吗?3D列印可以帮助腕隧道症候群(俗称滑鼠手)患者复健外,还能印出幼儿义肢,协助爬坐平衡,进而跨出人生的第一步!工研院与新竹马偕纪念医院合作建置「3D列印设计服务共创平台」,列印出客制化医疗辅护具,成为病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贴心「手足」。

说起应用3D列印技术在医疗辅护具上的起心动念,其实是来自研发人员的「切身之痛」。工研院雷射积层制造科技中心副执行长洪基彬长期致力于研发、推广3D列印技术,直到有一天,长期困扰他的椎间盘突出问题又复发时,突然灵光乍现:「何不用3D列印来印辅护具?」

现代人长时间使用滑鼠,压迫腕神经而罹患滑鼠手,长期抱小孩、做家务,导致手部肌腱发炎,而变成「妈妈手」,这些操劳过度的关节,不小心处于特定姿势时就会疼痛不已,一旦施力不当,不仅疼痛加剧,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滑鼠手、妈妈手的治疗都需要适当辅具协助腕部固定、矫正姿势,避免造成问题的重复性动作继续带来伤害。

然而,传统的辅护具是采用「热塑」的方式制作,医护人员需先以摄氏60度的热水软化材料,再将材料套入病患的手部等待模具冷却成形,方能建立个人的手部专属模型,过程中患者必须忍受高温的热塑材料包裹住患部,从热塑到建模完毕,往往需要2到3个工作天,患者需多次就医,耗时费力

洪基彬将「3D列印设计服务共创平台」推荐给新竹马偕医院,在医院端,复健师只需开启3D扫描仪,8秒完成患部360度扫描,将资料上传云端,再透过AI系统导入相关症状的病例数据,15分钟就能完成建模。建模资料回传医院,加入医师和复健师专业意见,共同参与模拟制程,原本模拟需要3到4天的时间,现在只需1小时,大幅缩短辅护具制造流程,病患很快就能开始复健。

除了改善妈妈手与滑鼠手的复健效果,工研院的3D列印技术也曾帮助过一名出生时手部感染而截肢独臂男婴,待小男婴长到开始坐立、爬行的年纪时,因为缺少一只手臂孩子少了施力点,不仅很难平衡,甚至连行走都不方便,现在有了3D列印技术制造的义肢辅具,可以随孩子成长速度更换,质地轻巧更便宜,减轻病患家庭的经济负担

此外,医疗辅护具还有另一个广大应用族群银发族。随着年纪老迈开始退化的足踝,让许多年长者困难于行,然而,医师和复健师经常面临患者因穿戴辅护具不适而降低穿戴意愿,导致治疗效果欠佳的困境。

为了增加病患的舒适度,工研院与交通大学合作建置「步态研究」实验场域,透过观察、感测病患走路姿势,加上问卷调查,深度了解使用者的真实感受和经验,将搜集回来的资料数据分析和实验,打造最适合银发族的足踝矫形器。

工研院打造的「3D列印设计服务共创平台」,结合扫瞄、3D建模、结构及积层制造制程设计分析技术,透过云端服务平台,医疗团队可远端即时回馈意见,完成3D列印辅护具的最佳化设计,让多方参与的辅护具制作流程得以无缝衔接,一气呵成。

洪基彬表示,未来「3D列印设计服务共创平台」的商业模式,会参考IC设计公司与晶圆代工厂的上下游关系,「医疗院所只需提供列印前期设计,即可将数据经由云端传输医材供应商生产所需辅护具」。目前该平台正积极累积更多辅护具列印案例,尽早完成法规所要求的场域验证。

(摘自工业技术与资讯3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