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壮男发作巴金森氏症 靠这治疗改善还挑战路跑
一名40岁男士罹患巴金森氏症,发病10多年后靠「深部脑刺激术」,帮助他改善症状还能挑战路跑。(示意图/Shutterstock)
54岁金曲歌后詹雅雯确诊巴金森氏症令人震惊,接受治疗之余,她希望把握手还能动的时候多办签名会。医师表示,巴金森氏症并非老年专利,临床上有人40岁就发病,发病后不是只能靠药物延缓病程,另有「深部脑刺激术」能有效改善症状。
台北医学大学附医儿童神经外科主任暨神经外科医师陈淑美表示,巴金森氏症是因人体的中脑黑质退化细胞渐渐凋亡,负责神经传递的多巴胺减少,无法正确传递神经讯息,多巴胺减少50%~60%%会出现巴金森氏症的症状。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叶笃学进一步指出,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状如静止状态时,单边手部颤抖、肢体僵硬、动作迟缓,但病人不自觉,常是身边亲友察觉有异,例如脸部表情僵硬如扑克脸,也有病人走路时单手横放胸前,宛如拿破仑。
●巴金森氏症不是老年人专利 有人40岁就发病
「别以为巴金森氏病是老年人专利,」叶笃学表示,巴金森氏病是第二常见的神经退化疾病,仅次于失智症,好发年龄为50~60岁,65岁以上人口约有1%罹患巴金森氏病,80岁以上人口约有2%~4%,全台有近4万人罹病。然而,门诊也有三、四十岁发病的中壮年,由于正值人生颠峰,冲击可想而知。
今年50多岁的张先生就是叶笃学碰到的「年轻」病患之一,经营灯具生意的他,40岁时毫无预期出现手部颤抖、走路拖行等动作缓慢症状,原本以为是脊椎病变压迫神经,结果竟是巴金森氏病。发病之初以药物控制,但随着病程发展,最近几年病情明显出现变化,从一开始走路容易踢撞,演变到步态不稳、常常跌倒,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治疗团队评估张先生符合接受「深部脑刺激手术」,术后不但改善张先生原先的步态问题,走路平稳许多,不再跌跌撞撞,甚至外出游玩走路5公里也没问题,张先生心情跟生活也从混乱到稳定,他最近更打算挑战路跑活动,尝试为人生下半场创造奇迹。
●我得了巴金森氏症吗?自我检测表供评估
「得了巴金森氏症不要觉得人生无望,它是可以治疗、相对良性的神经退化性疾病,」叶笃学说,多数病患在10~20年内,都能得到相当程度的症状改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透过药物治疗及适当运动,保持乐观心态,与疾病和平共存,维持生活品质。」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罹患巴金森氏症,可先自我检测,如果问卷中有多题回答为「是」,建议就医进一步诊断。
巴金森氏症的初中期可透过药物有效改善症状,维持正常生活与工作能力,但因这个疾病属于进行性疾病,药效无法一直持续,「发病初期使用补充多巴胺药物反应良好,用药大约有7年蜜月期,」叶笃学说,但用药7年以上,病患对药物反应会变差,出现「开关现象」。
所谓「开关现象」是指体内药物浓度不够时,症状就会明显表现的现象,「药效作用的时候,病人的动作改变、颤抖改善,动作也会变快;但药效快退的时候,病人又会回到原来的身体僵硬、动作慢、颤抖又出现的情况。」
●深部脑刺激术有效改善症状 但不是人人适用
陈淑美表示,当病程进展到出现开关现象、平衡感变差、走路容易跌倒,影响正常行动能力和生活品质时,即可考虑透过「深部脑刺激术」的外科介入做为辅助药物的治疗方法,在脑部植入微电极,持续高频刺激深层脑核,借由重整运动回路,改善症状,持续搭配药物延缓病程进展。
北医附医由神经内外科组成治疗团队,迄今完成4例深部脑刺激术;健保署已分别于2015年纳入部分给付电池刺激器、2019年起给付全套器材含植入电极与电池刺激器。
不过陈淑美提醒,不是所有巴金森氏症的病人都适合接受外科手术,临床上多半是发病7~12年后,出现药效衰退、开关现象和异动症,才会评估是否需要辅以外科手术,病人也要接受多项评估,例如确认对左多巴药物的反应、排除其他脑部疾病或不适合手术的情形等,才会建议手术,于脑部植入微电极,持续高频刺激深层脑核,借由重整运动回路,改善症状。据估计,全台大约有5%巴金森氏症患者适用健保给付的「深度脑部刺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