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搞抗中联盟 欧盟战略自主

(图/路透

美国总统拜登上任来首次外交之旅,前往欧洲参与5场高峰会议,特别是G7与北约峰会,拜登想要重拾主导权,毕竟美国全球霸权需要盟邦支持,尤其是中国近年在国际外交与地缘经济发展,让美国若有芒刺在背。

这次G7峰会中,两大集团相互拉锯,美英加的五眼联盟,法德义(及欧盟主席)的欧盟集团,日本的菅义伟是到此一游,刷存在感的。拜登欧洲行的重点,除了修复美欧关系外,就在鼓动盟友共同筹组抗中联盟」,因此欧盟领袖对于拜登前访感受复杂,一方面是欢迎美国回来,一方面担心被牵拖到中美对抗漩涡之中。

果然在G7领袖会议公报中,提到中国人权台海和平、新冠疫情调查3项,另外也以未点名方式谈到强迫劳动,这是G7峰会公报首次谈到多项中国议题。隔一天,北约峰会公报也指出,中国对于国际秩序与北约安全「构成了系统性挑战」,国际媒体与评论多认为拜登取得胜利,西方团结对抗中国的大风起兮,甚至新冷战将至!

然而,报导指峰会讨论激烈,但欧盟国家仍同意公报内容,主要是德法义3国皆是美国盟邦,针对美国强烈要求的内容,若完全拒绝将破坏G7体制、甚至盟邦关系。但实际上,从会前与会后欧盟领袖发言可知,欧盟国家以「不同意见书」方式,表达其实并不赞成拜登的反中诉求。

首先,德国总理梅克尔虽然将在9月离职,梅克尔时代即将结束,但她一贯仍以现实主义的谨慎评估角度,在北约峰会之后,发言提醒北约将中国指为威胁的决定「不应被夸大」;梅克尔同时强调在处理中国问题时,必须找出「正确的平衡点」,既不低估中国,也不加以高估。

其次,法国总统马克洪则在拜登启程前往欧洲的同时,在一场演讲与记者会中表示:「我们对于印太战略的态度是不与任何一方结盟。我主张法国在此问题上采取的路线、但愿也是欧盟的路线,是不成为中国的附庸,也不与美国保持一致。」他说的「不与美国保持一致」才是关键,很显然是讲给拜登听的。

随后,在G7峰会结束后,马克洪表示:「G7不该成为反中的俱乐部,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贸易以及发展政策等问题上,仍需与中国展开合作」。此外,针对北约的新战略观,他犀利地指出:「北约需要制定针对俄罗斯的战略,而中国不应该成为北约的优先考虑的对象。就我而言,中国不是大西洋地理的一部分,否则我的地图就有问题。」

法德领袖在G7峰会前后的发言,就像是针对峰会公报的不同意见书,显示欧盟国家与美国之间仍有信任裂痕与对中政策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欧盟国家过去特别对于川普政府单边主义的深刻感受,也对于美国政治体制与政策延续惴惴不安,面对日益激烈的中美对抗,欧盟认为应该发展自主战略观。

欧盟国家希望在中美两极对抗格局下,建构欧盟的战略自主,我认为可能形成「G2-plus」体制,虽然欧盟还不足以成为第三极,但是在重要议题上,欧盟可以扮演关键第三方角色。去年底通过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即是一例,不顾美国政府劝阻,仍然如期签订,虽然一波三折,但上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仍然强调协定的重要性

不过,欧盟战略自主显然是知易行难,在经济议题上或许还有空间,但是欧盟国家多数是北约组织成员,身为美国军事同盟(多数国内还有美国驻军),自然在有关国家安全议题上,很难不与美国同调。至于这次欧盟国家对于拜登抗中联盟的「公报附和、发言反对」,也可谓是一种平衡作法,维持与美国的传统盟邦架构,也维系与中国大陆的经贸合作关系。

后续美欧在针对中国大陆的对抗性政策协调上,将会持续磨合,可以确定欧盟国家在抗中议题上,不会一路跟随美国到底,不会恢复到冷战时期的同盟关系与围堵政策,抗中大戏主角还是美国。

(作者为前国安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