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呼吸费力、易盗汗 医曝「可能疾病」...放任恐致心衰竭

▲2岁周小妹经过儿童导管介入治疗后已恢复健康。(图/土城医院提供)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2岁多的周小妹,出生后经由新生儿超音波检查发现「开放性动脉导管」,持续二年在门诊追踪,虽无立即危险,但若放任不理,可能倒导致持续动脉高压及心衰竭风险,今年8月接受医师建议,接受儿童心导管介入治疗,1小时内完成动脉导管封堵手术,术后恢复良好,2天后顺利出院

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心脏内科钟宏涛主任暨土城医院主治医师表示「开放性动脉导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约1/2000,占所有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5~10%。

动脉导管是一条胎儿期介于降主动脉肺动脉间的血管,若在出生2~4周后仍未关闭,即诊断为「开放性动脉导管」,出生后开始肺循环,主动脉会将高血氧的血液送到全身,肺动脉会将低血氧的血液送到肺脏,因此动脉导管就无其生理作用,若未关闭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喂食困难、活动力不佳、体重增加缓慢等症状。该血管若一直持续存在,甚至会导致持续肺动脉高血压及心脏衰竭。

▲动脉导管成因。(图/长庚医院提供)

土城医院儿童心脏内科庄奇锡医师指出,大部分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初期症状不是很明显,若家长有观察到病童心跳快、呼吸喘费力、喂食困难易疲倦、易盗汗、生长迟缓等症状,甚至是儿科医师听诊发现有心杂音时就必须尽早寻求儿童心脏专科医师做进一步的确诊与治疗。

庄奇锡目前「儿童心导管术介入治疗」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在X光透视夏,利用导管治疗异常的心脏结构,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类先天性心脏疾病。他表示,这种治疗方式传统开心手术相比,优点伤口小、无手术疤痕、不需插管及全身麻醉,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少、疼痛感及并发症少。

土城医院儿童内科部陈力振主任表示,儿童是每个家庭宝贝,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儿童健康的成长,是医院也是每位儿科医师的使命。因此有心脏疾患的病童应尽早就医,接受诊断、门诊追踪,或是心脏超音波检查及心导管术介入治疗,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和未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