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破洞核食「2度闯关」 他们研发「撕标技法」应对

进口食品需贴中文标签边境人员的工作就是要发现「标签下的秘密」。(图/日本食品资料照/记者张庆辉摄)

记者严云岑/专题报导

台湾限制日本核灾食品输台已逾7年,虽然食药署在边境设下重重关卡,仍出现2次闯关事件,第一次为2015年的核灾食品改标案,第二次为2016年吉野家灾区酱料包标流入台湾。为了防堵类似事件发生,食药署除了推出拆包查验外,还发明了一套「撕标技法」,就是要揭开藏在中文标签下的秘密。

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厂损毁,台湾在3天内发布禁令,全面禁止福岛及日本部分食品进口,其后更订出详细规定,禁止千叶、福岛、茨城枥木群马等5县市产品输台,其余42县市的乳制品、婴幼儿食品、矿泉水、海藻类生鲜冷藏蔬果、冷冻水产品、冷冻蔬果、活生鲜冷藏水产品、茶叶等9大类食品,也因风险较高,被列为逐批查验范畴。

尽管食药署已提高查验等级,仍有不肖厂商透过中文标签,以「伪造产地方式闯关。2015年3月同仁正对日本零食进行逐批查验,撕下中文标签惊见原本的产地从「东京都」变成核灾五县市,进而针对市售同类型产品扩大稽查,揪出31家贸易公司、952批、2万3000多件产品涉嫌偷渡,知名森永牛奶糖、麒麟午后红茶等都上榜。

大创百货2015涉嫌进核灾区食品窜改日期申请输入许可,今年遭经济部祭出重罚,但大创至今未承认输入核食一事。(图/资料照/记者蔡惠如摄)

当时知名平价通路品牌大创,也因涉嫌进口216件核食,遭卫福裁罚648万元,国贸局也祭出禁止输台6个月的裁罚,但大创却窜改日期,以专案方式申请输出入许可证,今年5月遭经济部裁罚4146万元,更废止输入许可证,未来2年都不准输台。

廖姿婷表示,食安法规定,食品在进口时就需贴好中文标示,加上许多厂商都会把新标签贴在原标签上,若贸然用指甲抠下,可能会造成原标签破裂,无法判读正确资讯。

为了不再让黑心商有机可趁,食药署研发了一套撕标技法,分别为「热风吹胶」与「沾水浮字」。北区管理中心技士何佳桦解释,如果是防水贴纸,用吹风机吹过后可以去黏性,比较好抠下来;如果是一般的贴纸,只要沾水中文标签就会变透明,可以直接看到下方原文标示,若再发现改标情况,也能马上揪出。

▲2016年底吉野家、裕毛屋等纳豆包被踢爆来自核灾五县。(图/食药署提供)

除了提升撕标方法外,食药署也于同年5月15日祭出「双证措施」,规定日本福岛5县以外输入食品,应检附产地证明,并详细记载到都、道、府、县,否则不予输台;特定地区之特定食品如茶叶、农产品等,需再附上辐射检测证明才能放行。

不过,就算政府已提升把关等级,但2016年12月仍出现第二次闯关事件。一名民众在吉野家用餐时,意外发现纳豆虽来自神奈川县,但其附的酱料包产地竟来自茨城县,进而投诉媒体。食药署接获消息扩大稽查,果然在吉野家、裕毛屋纳豆及无印良品炊饭元素等40件产品酱料包发现核灾食品,推估总计下架6万件食品。

「后来只要有验到日本食品,我们的对应方针就是『拆、拆、拆』。」廖姿婷表示,在发生2次闯关事件后,时任署长姜郁美便规定,日本输入食品皆需拆包检查,若产地为核灾5县市,一律不得放行;酱料包未标示产地者,也需请厂商附上产地证明,否则一样挡在边境。

▲核灾区酱料包混充入台后,食药署面对日本食品都要进行拆包查验。(图/食药署提供)

在多了此项检查后,才终于补齐边境破洞,至今尚无核灾食品闯关,但该起出包事件,也间接影响到2016年「日本核灾后食品风险危害评估及管理及茨城、枥木、千叶、群马食品开放与否公听会」结果,多起民众在场内外抗议,质疑食药署把关检验能力,导致公听会破局,隔年1月的2场公听会也宣告取消。

福岛核灾过了7年多,全球只剩台湾与中国大陆未全面解禁。民进党执政后,碍于日本压力,数度试图放宽输入限制,不仅每半年就传出「开放」风声,去年11月更在公布核灾食品对健康评估时,建议以「辐射高风险食品」取代「地区限制」,被视为开放前兆

▲2016年底日本核灾后食品风险危害评估公听会只举办一场就宣告夭折。(图/资料照/记者周宸亘摄)

不过,卫福部长陈时中在今年初重申,台湾对于核灾食品的态度为「永不开放」,但会根据日本食品国际贸易相关规定,在保证国人安全下做出适度规划。食药署署长吴秀梅死守口风,表示核食开放「无时间表」。

负责督导核灾食品的卫福部次长何启功也表示,去年共进口9万多件日本食品,只要验出微量辐射就全面退货,因在国际上讲不通,才会建议改为高风险评估,目前也会针对国际上对于风险食品的计算方式进行了解,一定确认安全无虞再输入。

▼311地震后,日本食品历年输台比重。(图/记者严云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