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脂肪肝!爱喝含糖饮料6风险激增 小心肾功能恶化
含糖手摇饮可说是台湾文化缩影,但小心太常喝恐对身体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示意图/达志影像)
含糖手摇饮可说是台湾文化缩影,但小心太频繁喝恐对身体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对此,营养师张珮蓁指出,含糖饮料容易导致脂肪肝、痛风、饥饿感、皮肤老化、记忆变差,以及代谢症候群与肾脏病。其中她提到,研究指出,1周喝超过7份含糖饮料,会显著增加慢性肾脏病风险,不可不慎。
张珮蓁在脸书专页「Patty营养师 陪你一起吃」发文表示,只要额外添加糖、基本上「会甜」的饮品,都算是含糖饮料。为了要在液体里有更好的溶解度和甜度,通常会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浆(high-fructose corn syrup, HFCS),常见含糖饮料包括加工果汁、汽水、含糖手摇饮等。
张珮蓁接着提到,根据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发现,青少年摄取「甜饮料」的比例高于各年龄层,其中有20%的男青少年更是1天喝到2次。而成年人则有20~30%每天喝1~2次甜饮料。
谈及含糖饮料对身体的危害,张珮蓁整理出下列6大风险,并建议多喝水才是解渴又健康的最好选择:
1、脂肪肝—肝脏合成脂肪增:研究证实,含糖饮料中的果糖或蔗糖,在人体肝脏转换成脂肪的速度快,容易使脂肪堆积在内脏。
2、易痛风—血中尿酸升高:含糖饮料里的果糖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腺嘌呤,且转变成尿酸,导致痛风风险增加。
3、容易饿—没饱足感吃过量:摄取果糖会影响调节饥饿的贺尔蒙(对瘦蛋白的阻抗),增加饥饿感和对食物的渴望,容易吃过量造成体重增加。
4、皮肤差—容易老化长皱纹:过多糖摄取,会增加糖化作用产生糖化终产物AGEs,使胶原蛋白断裂,让皮肤失去弹性和柔软,增加皱纹形成。
5、记忆差—影响学习及认知:长期摄取含糖饮料容易导致肥胖、血糖升高,而肥胖及高血糖皆为引发失智症的危险因子。统合性分析研究结果也发现,含糖饮料的摄取与认知障碍的较高盛行率相关。
6、代谢症候群及肾脏病:含糖饮料为肥胖元凶之一,其中果糖会加速肝脏脂肪合成,让更多脂肪堆积在肝脏,还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影响全身正常新陈代谢。而高糖份饮料对血管也是一种伤害,容易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中风风险及疾病负担。除此,还有研究指出,喝含糖饮料与蛋白尿、肾功能的恶化也有相关,当1周喝超过7份含糖饮料,会显著增加慢性肾脏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