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险电销业务被压缩 转型搭配电商求生存

▲因法规影响保险业整体电销业务受到压缩,其中产险业电销业务纷纷转型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求取生存空间。(图/记者林世文摄)

记者官仲凯台北报导

受限于主管机关对于保险业者在电销业务的诸多规范,尤其在《个人资料保护法》通过之后,更让电销业务在取得合格客户名单的难度大幅提高,产险公会表示,产险业者在现行法规下,目前已剩下3家业者仍有电销业务的存在,且大多转型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为主,才能让此业务仍有生存空间。

相对于寿险业电销业务因法规所受到影响,如电销业务规模的缩减、电销保费收入的衰退、电销人员的大幅流失等,产险业电销业务的冲击较小,毕竟在电话行销中,所能卖的保单有限且更单纯,不过整体的电销业务因法规过于严苛而受到压缩,却是事实

产险公会指出,2012年通过《个人资料保护法》后,非金公司旗下的产险公司因无法像金控公司拥有整合资源、有效进行交叉行销的优势,因此在客户名单的取得相对不容易;加上电话销售过程中,还得全程录音,且很多行销话术不得说,更增加运作上的辛苦。

而目前电销业务的产险公司有和泰产险、兆丰产险和安达产险等3家业者,其中和泰产险还在日前大举招募电销人员,不过电销业务确实因法规限制而受到影响。产险公会强调,在此趋势下,大多产险公司的电销业务逐渐转向与电商平台合作,因为电商平台有时也需要抽样Call out与保户进行资料确认,刚好彼此可以互相搭配,各自取得彼此的利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