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析》廖国荣乐观看太阳能,台厂宜强化一条龙

元晶(6443)董事长廖国荣台湾太阳能产业把脉,他认为,台湾太阳能产业未来的两个发展方向,一、降低对大陆出口,强化产业一条龙的模式。二、进行合并,电池厂由现在的七至八家,合并成三至四家,让规模足以和中国业者抗衡,「寡头对寡头」以强化议价能力。他个人倾向第一个方向是较有利而可行的。廖国荣对太阳能产业乐观,也认为未来国内电业自由竞争,至少在10年内电价趋势会呈向上走扬。

廖国荣为前昱晶(3514)创办人之一,由他主导的元晶将于本月31日挂牌上市,成为太阳能电池厂新兵。廖国荣由金融业跨足太阳能产业,曾任花旗银行经理荷兰银行台北分行副总裁台育证券总经理、震旦行总经理、互盛董事长,以及昱晶总经理。

廖国荣分析台湾太阳能产业所处困境,他认为,台湾一年的太阳能电池供给达10GW,但需求只有200MW,有7成的产出最后都出口销往中国,台厂规模相对陆厂较小,议价能力也差,ASP不容易拉升。要改善台厂的供需不平衡,扩大终端的需求结构是根本之道。从内销来看,台湾去年的太阳能电池需求才200MW,今年略有增加达500MW,但由于政策并不支持地面型的太阳能电厂,倾向于屋顶型的模式,让太阳能电池的内需扩增受限,屋顶型的发电每度回购价格为5.6元,而地面型的发电每度回购价格仅4.9元。但屋顶型的太阳能发电所应用的模组远少于地面型。以日本而言,去年9GW的太阳能发电装置量,有3/4是来自于地面型。

至于外销出口,廖国荣表示,目前有7成的台厂太阳能电池出口至中国,中国也已经跃升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美国居次,日本排名第三,此外欧洲东南亚中南美印度也都有相当的市场量能。台湾的出口若能分散至其他地区,避免在中国市场价格竞争,对提升ASP和毛利率是有正面效果

对于太阳能产业的展望,廖国荣是相当乐观的,从国内政策面和全球绿能趋势来看,都没有悲观的理由。在国内政策面,廖国荣表示,行政院在今年7月中通过「电业法修正草案」,将综合电业划分为电力网业、发电业与售电业三种。其中电力网业仍属国营,将继续由台电经营;发电业则开放自由竞争,业者可以选择卖电给台电或直接与具选择权的电力用户签约,电价由双方自行订定;至于售电业,则可结合发电业与电力用户提供差异性服务,但一般消费者无法选择发电来源。

廖国荣表示,新的电业法意味电价自由化后,未来价格将呈逐渐上扬,至少在10年内都会是一个上扬的走势,目前台湾的电价是相对偏低,相较于东南亚、中国及日本,台湾的电价都是较低廉的。电价上扬,太阳能电厂的发电回购价格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就算不回售给台电,自己销售的价格也会有合理利润

而在全球绿能趋势的议题上,地球暖化危害是最受瞩目的,以最近的苏迪勒台风而言,廖国荣也分析是受到海洋温度升高影响,若地球持续暖化,全球气侯异常会更恶化。他也建议总统侯选人在提出能源政策时,应该将地球暖化的严重性纳入决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