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侨包机】医:「父母选国籍 小孩买单」对吗?

林韦地/文青医师马华作家,马来西亚大将出版社董事,经营新加坡华文书店草根书室》。

台湾卫福部陈时中用力打脸陆委会陈明通,说撤回陆委会前天的一切声明,然后网路脸书上一片叫好。

个人觉得这一切其实非常荒谬。

让我们先诚实面对一个客观事实:今天这件事不是防疫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我说不是防疫问题,因为陆委会的方案牵涉到的人数其实非常少,要双亲都在台湾、要有居留权,后来还多加一个要18岁以下的条件。这样的「小明」有多少人呢?有媒体说有1900人,但这是Base,当然不可能一天就1900个人飞过来,而且移民署完全还是可以控管要放多少人入境

台湾去年11月,中国游客来台一个月是9万多人次(马政府时代最高是30多万人)。以此为基准(这是我能找到的最新数据),那在一个多星期前,陆委会宣布全面禁大陆人士入境之后,一个月基本上已经少掉了这将近十万人的人口移动。

而且台湾的规定比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还严格,马来西亚现在还是只禁中国被封省地区,新加坡是有居留证工作证都可以入境,台湾是一切不准。

▲滞留湖北台湾人陆配的家属。(图/ETtoday新闻云直播

所以这其实是极少数的少数,根本不影响防疫大局,而且这些都是平常就住在台湾的家庭子女(因为规定一年至少要183天以上),是台湾社会的一部分,是缴税给台湾政府的家庭,而且以后很有可能会入中华民国籍的人。

结果媒体一句「开放陆配子女来台」,台湾社会脑海里就想像有数万个中国人小孩要跨过台湾海峡冲过来啦(可能还有病),我们怎么处理?然后就恐中情绪高涨,所有的理性讨论皆不可能,一面倒地去灌爆政府和执政党政治人物的脸书。

然后不到24小时,陈时中出来讲话,又一面倒地感动,太棒了,我们选对总统了,以台湾人为荣。可是,社会到底有多少人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集体发一场国族主义大梦,那这些言论,听在那些极少数受到影响,无法团聚的家庭耳里,多心寒

▲林韦地医师指出,陈时中那句「自己选择的国籍自己承担」,其实是「父母选择,子女承担」。(图/记者李毓康摄)

陈时中那句「自己选择的国籍自己承担」,也是完全不合逻辑,请问「自己」是谁?是父母还是子女?我们每一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不能选父母,二不能选出生地,三不能选国籍,全部都是父母帮我们选的。所以,陈时中那句话其实是「父母选择,子女承担」。

今天回不来台湾的是那些「子女」,试问这些青少年或孩童何辜?才不过一个多月前,台湾不是一堆家庭年轻人与父母为了政治倾向翻脸吗,现在同样的一群人,怎么就为「父母选择、子女买单」的方案说好棒棒

我要再提醒一次,这些都是长期在台湾生活的人,走在路上其他台湾人也会觉得他是台湾人。在疫情过后,还有谁敢在台湾社会说自己是陆配的小孩,说自己小时候拿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这些人的出身变成一种原罪,只能隐藏起来。而是否从这场疫情开始,这个社会/世界,衡量一个人居然是先看他和他父母的国籍?

所以,整件事情就是极度荒谬和可悲,一件很小,牵涉到少数人的事情,莫名奇妙被政治化被骂爆,当然很大程度是陆委会自己沟通能力不足和决策品质粗糙的问题,但召开国安会议后,明显总统府行政院也选择了比较容易的路,跟着民粹走,而不是为政治专业辩护,民进党的立委和议员也一个两个急着切割,哎呀都是陆委会的问题啦,还要国民党的立委去挺你们自己执政的陆委会,可不可笑。

而明明就有简单而且更好的做法,你就由一个高层级的政治人物,比如苏贞昌好了,出来强调这是「极少数」,然后不要用「开放」这个词,说是「允许申请」、个案审查,一个星期后和社会报告有多少例。结果可能只有数十例,那民怨不就解除了吗?

现在搞了一天的大龙凤,一切回到原点,社会觉得好棒棒。但请问,这些家庭面临的问题解决了吗?请问台湾政府要怎么处理?学乡民对他们说「啊谁叫你们就中国人啊」,还是「不然你们可以飞过去中国啊」?试问,叫健康的国民飞去疫区合理吗?可能这些家庭有经济的困难,或是家里有年老长辈需要照顾呢。

台湾社会对中国的情绪可以理解,想要建立台湾共同体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但任何群体建构,不能建立在对少数的压迫之上。

群体为在安全的地方为国族主义狂欢,无视少数家庭面临的分隔和担忧,不是一个自由民主、以人权立国的社会该出现的现象。

热门点阅》

►【撤侨包机吴昆玉/「国籍」父母决定 小孩无辜被呛

►  美国传媒前副总裁 写给台湾媒体的一封长信

►  邵宗海/两岸政治考量扼杀人道考量

►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林韦地」脸书。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