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河/企业终究是善用社会行销的受益者

● 陈清河世新大学副校长

自去年一月以来的新冠疫情,不但带给人类作息有诸多不便,更让全球产业供应链的结构重新调整。最近半个月来台湾本土疫情持续升温,不但造成众人生命与健康的重大威胁,当然也重创许多家庭的生计。为能短时间内化解此一危机,公部门虽已提出防疫措施或产业纾困的具体方案,然因社会议题面向太广,确实仍有赖相关企业资源的共同投入。平心而论,企业若能以回馈社会的态度共同投入社会议题,企业也因此还可获得品牌信任的机会

企业与公益结合的善因行销

社会行销的概念是在1971年由Philip Kotler所提出,其模式之一就在于鼓励企业和营利组织合作采取善因行销(cause-related marketing)的社会沟通策略,适时投入各类资源去取得社会认同,进而强化经营企业品牌以及提升口碑

东森集团捐赠三总防疫物资,东森直消电商执行长郭恒志代表捐赠。(图/记者林敬旻摄)

善因行销的具体作法,通常是透过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甚至公部门的横向合作,提供对特定目标或社会议题有感的协助,让受益者存有人权尊严、自主需求等机会意识。如前所述,企业执行善因行销的过程,并非要求企业仅单向付出,而是仍然得以获取无形的利益;同时可为公益慈善事业筹募资金,协助公部门面对公共议题的挑战,诸如节约用水消费权益、环境保护、爱护动物、提供就业以及解决贫困等社会福利的政策目标。

社会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分野

何日生在其「善经济」一书中引用Peter Drucker所言,社会企业的非营利组织是价值倡导者也是价值的受益者。就其经济活动中的共通理念是,「能利他才能利己能利众才能利润」;亦即,社会企业是鼓励非营利组织借由创新模式获利的手段,并以追求公共利益目的,同时顾及公部门难以解决的社会特殊需求。

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通常是以英国John Elkington于1997年所提出,企业须能同时担负起经济责任、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s)的理念,作为判断企业经营是否符合社会责任的标准。

另则,企业社会责任并不限于只给外部社会的利益,亦可涉及内部营运的相关作为都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作为,例如企业设法改善员工福利、稽核与风险管理,乃至于注重产品与服务品质等措施,都可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环。

企业社会责任结合社群媒体效益

以东森国际公司为例,该集团基于友善居家动物的理念,决定投入结合宠物云与实体商店,更发挥其线上与线下的整合优势,构筑其企业品牌的内部价值;除此之外,同属集团内的东森购物感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主动协助爱盲庇护工场筹措经费,无偿提供社群销售平台等通路,充分运用其社群经营的行销优势,实现其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利益。

台北市社会局举办「温馨年菜爱心快递」活动,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致赠感谢状给东森直销电商执行长王世均。(图/记者袁茵摄)

在消费者逐渐自主的年代,所有企业或组织都尝试透过社群媒体进行对外沟通。推广社会责任与社群行销可分几大层次,包括社群行销如何衍生品牌效应、如何紧密扣连社群行销与社会议题、关注社群数据洞察精准争取社会认同、激发潜在社群行销效益创造社会诉求、强化消费社群忠诚度强化社会观感、借由社群扩散营造社会互动等作为,必然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时,运用社群媒体串接行销效益的思考面向。

无论营利强调效率目的的动机或非营利企业重视效果正确的需求,经营社会责任都需接受外部的检验,以免公益行销偏离利他经济与道德经济的核心理念。仍须强调,缺乏善待社会的公益模式,不但让企业经营社会责任有失其良善美意,更大的后遗症是,会加大众人难以挥去的印象,「任何行销都只存有利益缺乏善意」的质疑。

热门点阅》

张诚/从「军事」布局看防疫作战 谈台湾目前抗疫两大「破口

张宇韶/美国高调安排赠送台湾疫苗 背后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吴昆玉/两岸巨婴一家亲?疫情下巨婴们 该长大噜!

► 疫情重创经济》简文政/谈电影产业冲击与契机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