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母亲回娘家

散文

年年陌上春草,一年容易又春天,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减少外出,仿佛日日楼中到夕阳,度过了一段漫长居家防疫的日子

农历春节刚过,令人期待,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美丽的春天,就这样过去了,紧接着立夏已到,端午佳节,相去不远。

喜爱传统的中国人,不会忘记的一件事,一年好景均须记,过年、端午、中秋不忘记,不管天涯海角总要一家团圆欢聚。端午节正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想念母亲亲手做的粽子

民国六十五年,在大风潮的趋势之下,随着西部快速发展,尤其年轻一辈的族群,都到西部寻求发展。在一本诗集里,不知哪位诗人写着:「鲲岛好,最好是台中。花木一年开灿烂,寒来暑往少强风佳景四时同。」看着这样的描述,我毅然决然的,随着浪潮,从花莲搬到台中定居,过着离乡背井的生活

刚到之初,举目无亲,只能租房子。很幸运的,住了半年,受到陈江烟老师的关照,分配给他的宿舍,因为只有二房一厅,他一家六口人住不下,转让给我,于是我们搬进了二十坪小小的宿舍,从此摆脱了租赁的生活,有了宿舍可住,真是高兴极了。那时一位新进教师,月薪只有五千元,每月房租要一千八,而且一次缴半年的费用,扣除了房租,所剩无几,生活艰苦可想而知。

第一次在台中过端午节,因为内人忙于做加工贴补家用,没时间自己包粽子,只好到市场买些粽子应景,满足小孩的要求。没想到味道大大不同,软烂油腻,仔细探问之下,方知台中人的粽子是放在水中煮熟之故,不像母亲做的粽子,用蒸笼蒸的,吃起来较松Q弹牙。由于方法不同,品味就大异其趣了。

每年端午,母亲会做咸粽、碱粽和粄粽三种粽子。咸粽、粄粽的内馅一样,用新鲜的萝卜干加上少许的肉片、香菇、小虾皮,以香葱香后,放在糯米里包裹,然后蒸笼蒸熟。但粄粽的米,必须磨成米浆,滤干之后,再包馅料而成。因为有香葱、萝卜干及虾皮,加上糯米及竹叶香气,真是香气十足。母亲所做的碱粽,叶子翠绿,内容泛黄,实在可爱。所放的碱量,都是一试再试,达到软硬适中,再行制作而成,从不马虎,可见其用心与细腻。

据母亲说,父亲不知道从哪来的勇气(其实父亲与叔父先行探过路径)?在民国二十七年,还是日据时期,父亲与小叔父,各带着五个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十一岁,小的仍在襁褓中)及简单的行囊衣物,从新竹峨眉山区,搬到落后的花莲(后山)谋生。乘内湾线火车到新竹车站,从新竹再转往苏澳,到了苏澳已是天已黑了。无意在苏澳过夜,从苏澳搭夜间行驶的机动船,一路摇摇晃晃,天明才到花莲港。大人小孩吐得一塌糊涂,饱受折磨,比生一场大病还痛苦。下了船,还觉得忽高忽低,站立不稳,仿佛仍在船上,沉浮摇晃。简单吃过了早餐,其实根本吃不下任何东西。休息一阵子之后,再搭火车南下,又花了三个多小时,一路饱受舟车之苦,才到达目的地-花莲县境的南端富里乡,投靠陈金云乡亲,暂时安顿。次年又搬到永丰村租地耕田维生,由于所获谷物不佳,再度迁居到竹田村,从此才安定下来。

虽然耕作人家的土地,租地维生,父母兄弟努力工作,省吃俭用,一家温饱。父亲除了耕田种地,还兼买卖牛只做仲介,母亲喂猪、养鸡、鸭、鹅,种菜,慢慢的有了积蓄,买了一些田产,开荒垦地,生活逐渐好转。母亲又生下了三女三男,成了十几口大户人家,经过了十二年奋斗。没想到同父异母的大哥二哥,各带了两个儿女,离家独立生活,丢下了七个弟妹,生活顿时又陷入了窘境。许多粗重的工作,又落在父母亲的身上,三哥才十六岁,尚未成年,生活更加艰困。

父亲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安排老四当木匠学徒,老五老六相继念师范学校,免缴学费,女孩在家帮忙,老幺则分给人家领养

民国四十七年,三哥、四哥结婚娶媳妇之后,父亲才带着母亲回西部省亲一次。迁居花莲二十年,忙于家务,照顾小孩,忙得不可开交,与西部父老亲属,只有书信往反问候,都无法相见,一方面没有余钱,另一方面,工作繁忙,没有闲情。同时东西部相去遥远,交通不便,无法朝发夕至,至少须两、三天的行程,才能到达,舟车劳顿,更令人生畏。咱们家住在山的这头,亲属、娘家,又住在山的那头,千里迢迢,山川阻隔,只能遥遥相望,思念慨叹!

小时候,没见过外公外婆,在东部定居,亲属长辈不多,每逢过年,只有爸妈给的薄薄的压岁钱。同学、邻居小朋友常说,外公外婆给多少红包的乐事,非常羡慕,更特别期待。

搬到台中之后,从台中到新竹,只须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方便许多。每到放暑假或寒假的日子,学校不用上课,就搭上长程列车,从台中出发,经北回铁路,或南回公路回到老家-富里乡竹田村,将母亲接来台中同住,顺便带母亲回新竹老家及娘家探亲。那时母亲已快七十岁了,外公外婆早已不在人世。母亲没读书也不识字,只能带母亲回娘家

母亲娘家,外公外婆育有四男三女,母亲排行老幺,虽然是老幺,但从小便分给人家,没在家中出嫁。四位兄长,皆有成就,家境富足,只有母亲没有进过学校读书,嫁入农家,子女多,生活清苦。每回到母亲的兄长或姊姊家拜访,都受到热情的欢迎,特别礼遇招待,热情温馨,离开也会致赠大红包,虽觉受之有愧,但这份浓厚情谊,不得不收下,感念深深,我这个做外甥的晚辈,心存感激。

母亲不识字,虽不知书,却很明理,生活艰苦,没有怨言,不向环境低头,曾当选两届的模范母亲,接受县府表扬,受邻里敬重,做子女的我们,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