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厚之/军宅买卖的真相

文/单厚

关于军宅其实不是很想扯这件事,但如果不写,我自己都快变王如玄了。

最近一些熟悉军事朋友都提到,对于「军宅」两字的不认同。我自己买的就是军宅,给现役军人购买的配舍,跟给荣民眷村改建不同。

很妙的是,这两天PTT流传一个所谓外省后代讲军宅的文章,转PO的多是绿营支持者。过往把老荣民、18%打成既得利益者,如今却又把他们形容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我的房子已经买了17、8年,是在眷改条例没通过之前,当初限制过户是两年,而且承购户还要有「国宅资格名下不得有房,年薪不得超过多少等等)。

我当时20啷当岁,我房子的前一手是一个4、50岁的中校,早就已经成家有房,有了习惯生活圈国家突然多给他一套房,当然想卖掉。我的权状近40坪,国家卖给他却只算26坪(连阳台都不算),我跟他买一坪22万,国家卖他大概少一个1。

跟我同一个社区的有阿扁时代余连发沈再添,你最好告诉我:他是弱势。我同一个电梯的18户,如今只剩下大概不到3户是原住户。PTT那篇文中,把卖房子的都形容成无知、被骗的弱势。中华民国校官将官如果有这么白目,你就该担心自己的安危了。这些人当然是在更好的地段有了好房子,才肯把军宅卖出。

眷舍也一样,那些漏水竹篱笆,早就搬出去另买房子了,等到国家便宜卖一户给他,多出来的房子,自然就拿出来卖。去看看万华最后一批眷改的乐群花园新城,现在肯定一堆人拿房子出来卖,有没有可怜、被骗的。

我当初买房子,规则不是盖好后两年过户,而是入籍后两年过户,我的卖家原本可能没有想卖,所以户籍一直都没有迁进来。邻居的房子都只要一年左右就能过户,我的房子却要一年十个月。那段时间提心吊胆,里面有老妈的钱、女友的钱。还好房价几乎没有波动,最后顺利过户。5年之后才能过户的房子,你敢买?

王如玄的问题,并不是剥削弱势。而是过度利用自己的长处。以他们夫妻背景,熟悉法条,进出法院是家常便饭,自然比别人更有条件买这种5年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看到你的对手是检察官,你还会想跟他打官司吗?想要抹黑对手可以,想要反串也不是不可以,把问题搞清楚,讲一点比较像真的。附带一提,我写这一篇主要是针对最近流传的那边文章,而不是说王如玄没错。会专攻这种房子,本来就是一件奇怪的事。这背后当然与他本身的法律专业背景有关,她老公的背景,当然也应该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让卖方比较不敢反悔,降低了他买军宅的风险。就算他没有刻意藉事借端,也是道德瑕疵

作者单厚之,资深媒体人。以上言论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