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夜市吃饭你会无法忍受,这样才是教育成功!?
▲彭宗平在清大校长候选人座谈会学生场发表看法。(图/翻拍自蔡承允脸书)
蔡承允
「我们要培养一流人才,行为举止一定是要不一样的。教育要成功,是要培养到你到外面夜市吃饭你会无法忍受,这样才是教育成功。」
「你今天走南后门,走水源街,看到的都是违章建筑,你也可以忍受,你不觉得那是一个落伍的象征的话,我们学生的眼光没有提高嘛。」
--彭宗平,2013,清大校长候选人座谈会学生场
其实,我深切的为彭教授感到悲哀,也为我读的清华大学感到悲哀。那种悲哀来自于:有一位校长候选人,在众多学生面前夸夸而谈他充满傲慢的观点,这种观点不但对学生成为「一流人才」没什么帮助,而且正是造成台湾目前问题的根源。
彭教授认为,成功教育下的一流人才,是无法忍受夜市脏乱、无法忍受违章建筑的丑陋的,而且应该觉得它们「落伍」。我不禁想问问彭教授:你知道为什么台湾夜市会脏乱、违章建筑这么多吗?
我们都知道,夜市会脏乱、城市市容不良,是因为这就是台湾人生活的方式。在过去这么多年来,台湾人也在你所谓的落伍生活中,过得不错。明明,那里的居民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得很好,或者,其实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忍受有他们的苦衷,所以他们选择不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样去评价居民「落伍」,对居民非常不公平。这种价值观教出来的学生,到处评价其他「生活方式不同的人落伍」,原来,这就是彭教授期待的一流人才。
而我,怎样都不认同这是所谓的「一流人才」。非常傲慢。看看台湾的都市更新,你就会知道,多少都市更新是假「城市市容不佳」之名进行,然后,都市更新程序背后忽略居民声音、用多数决侵夺私有财产的事实,就被统统掩盖了。破旧的市容就是彭教授口中的「落伍」,而台湾正在用最暴力的方式来清除这些落伍,我想,规划这些都市更新、让城市变得更美好的,一定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一流人才」吧。
我会这样面对彭教授口中「无法忍受」的事物。夜市的脏乱、水源街街景的丑陋,不是居民的问题,也不是任何一个人的问题。但它也许真的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生活方式。那么,学生作为社会参与的要角,更应该走入社区,用我们的知识、技术,与居民讨论、思考解决方法,尝试让学校的环境变得更好。
只是,这样的「行动」,必须奠基在深入了解所谓「脏」、「乱」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只有我们足够了解「那地方为什么这样」的时候,我们才有资格去思考「改变那地方的方法」。而且,当我们思考的时候,我们应当真正的为居民着想、站在和居民同一立场思考,再带入我们拥有的知识和技术。
在这么繁复的思考,展现了我们的同理心之后,我们还会「无法忍受」、「感觉落伍」吗?可是这样,我们就当不成彭教授口中的「一流人才」了欸,唉。
●作者蔡承允,清华大学人社院学生,清华大学学生议会议长。本文言论不代表《ETtoday新闻云》 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文章请寄→editor@ettoday.net